夜幕降临,市城区灯光璀璨,闪烁的灯带装点了街道和公园,勾勒出一条条美丽的线条,让人们在穿行中、在散步时欣赏别样的城市之美。流动的光影,夺目的色彩,照亮了濮阳的夜色,更照亮了龙都群众新年的美好愿景。
辞旧迎新 万千霓虹点亮龙都夜色
华灯初上。璀璨的花灯将市城区扮靓,处处霓虹闪烁、灯光如昼,让整个城市充满了红火喜庆的年味。
龙城广场龙形雕塑周围 8 只巨型花篮灯,寓意盛世龙都蒸蒸日上。
人民路两侧的梧桐树上,悬挂着红灯笼和满天星串灯,温馨和谐,典雅亮丽,预示着濮阳 2025 年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
春节将至,市城市管理局以 “金蛇送福 喜迎新春” 为主题,在各路段、园区悬挂安装精美的国潮彩灯、组合造型灯等灯具,点亮濮阳夜空,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2025 年市城区春节亮化工作以人民路、建设路、胜利路、中原路、开州路、振兴路 6 条主干道路,以及龙城广场、颐和广场 2 个园区为主,营造出了浓郁红火的年味,让广大群众在欢乐、喜庆、祥和的氛围中欢度新春佳节。” 市城市照明事务中心副主任赵西胜介绍,目前,该中心已对市城区 6 条主干道路和 2 个园区大部分区域进行亮化,还有部分区域处于收尾阶段,预计春节亮化工作将于 1 月 22 日傍晚全部完成。
一街一景 不同风格有各自的美
步行在龙都大街小巷和城市公园,各式各样的灯笼,一串串的满天星串灯,不仅为城市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而且带来浓浓的年味,成了市民竞相打卡的网红地。
为做好 2025 年春节亮化工作,市城市管理局召开专题会议,对工作再安排再部署,要求认真落实 “提前谋划、早做安排,超前设计、高度重视、务求实效”的有关要求。同时,要求市城市照明事务中心做好亮化工程的日常维护工作,建立健全节日值班制度,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可能出现的问题。
1 月 21 日上午,记者在龙城广场南门附近看到,10余名工人或截断方钢,或捆扎铁丝,或铺设电线线路,施工场面紧张而有序。赵西胜说,作为我市核心布灯区和市民主要打卡地,龙城广场北门设置了 “盛世濮阳 金蛇迎春” 大型拱门灯,拱门两侧为二十四节气图案宫灯组成的屏风造型灯,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相结合,营造出喜庆吉祥中国年的欢乐氛围;南通道挂满传统中国风的灯笼和各类国潮风格彩灯,市民步入其中,形成 “灯随人变幻,人在灯中游” 的场景,仿佛进入璀璨星空……
作为进出濮阳的主要通道,我市除对中原路(高速出入口至濮上路段)路灯灯杆悬挂的老化破损节日彩灯进行维护更新外,还统一悬挂安装新型 LED 红灯笼,打造出一条红色喜庆的迎宾灯光通道。
美丽的龙都夜景,吸引不少市民前往打卡。“宝贝,快来这边!妈妈给你拍张照。” 家住市城区行政南小区的王女士带孩子欣赏霓虹闪烁的城市夜景,还将手机记录下的璀璨花灯发到微信朋友圈,吸引了不少朋友点赞。她笑着说:“晚上穿行在人民路上,我的心情也变得莫名舒畅。” 五彩斑斓的夜景灯光不仅装饰了城市,而且为市民提供了优美的生活环境。
低碳环保 老旧灯具照样焕发光彩
城市街道上,流光溢彩的亮化景观与车流灯光相互交融,在光影律动之间呈现变幻的色彩,构成了一幅幅绚丽的新春画卷。
市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春海介绍,我市历年春节亮化工作均坚持节俭原则,今年也不例外,“我们坚持节能降耗、修旧用旧、适当用新的原则,优先采用 LED 等节能型灯具,采用中国红为主色调创新设计方案,在城市主干道以 LED 节能红灯笼、中国结和满天星串灯为主要亮化灯具,在龙城广场和颐和广场 2 个园区重点布置大型组合彩灯,充分维修利用往年彩灯,变换组合安装方式,配合新购置和制作的灯具,力求出新出彩。”
“市城区各类造型灯均使用性能稳定的 LED 节能型光源灯具,内部线路连接及管控设备统一采取防水防漏电的安全措施,提升安全节能效果。” 赵西胜介绍,今年春节亮化工作开始前,市城市照明事务中心先对往年彩灯进行集中整修,再创新组合方式,制作新的造型灯。如龙城广场东西两侧,每根灯杆上悬挂的组合灯,均由往年 88 盏宫灯通过固定焊接、排线制作而成,造型别致且古朴典雅;龙形雕塑周围 8 只巨型花篮灯,则利用往年巨型旋转红灯笼重新制作而成,
龙城广场和颐和广场正以节日模式华丽登场,人民路、振兴路等主干道两侧彩灯高挂,各大商圈张灯结彩……濮阳,正身着盛装、张开怀抱,迎接即将来到的乙巳蛇年。
本报记者 张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