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台前县新闻

打好“组合拳” 提升“软实力”

——台前县“加减乘除”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

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也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台前县坚持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一号工程”高位推进,聚焦企业发展的急难愁盼问题,在优化政务服务上做“加法”,在简化审批流程上做“减法”,在便民利企上做“乘法”,在改进作风上做“除法”,打好营商环境“组合拳”,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持续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台前县完成2431项政务服务事项精细化梳理,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县政务服务中心共受理办件191536件,同比增长34%。

做优“加法”,以帮办代办促服务升温

台前县制订了《政务服务“三级联动”帮办代办工作方案》,健全县、乡、村三级帮办代办服务体系,无偿为群众提供咨询、指导、协调、帮办、代办、上门办等服务,形成“纵向三级联动、横向部门协作”的政务服务工作格局,推动帮办代办服务向基层延伸,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问题。

建立帮办代办队伍,将暖心服务“送上门”。在县、乡两级政务服务中心统一设置帮办代办窗口,针对企业和群众反映的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医保、社保等重点领域问题,志愿者服务队梳理形成帮办代办事项清单,通过“点对点”上门服务、电话或视频对接等形式,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帮办代办服务。

针对老弱等特殊群体,台前县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咨询导引、帮办代办、协助网上申办等“一对一”全流程帮办、全方位陪办服务。按照“谁接待,谁负责,帮办到底”的服务模式,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等制度,确保老年人办事全程有人管、有人帮,服务对接无空当,全力打造家门口的政务服务中心,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截至目前,台前县累计跟踪帮办重点项目33个,提供上门服务106次,引导办事专员解答咨询8834件,证件材料完善备份3460份。

做好“减法”,以联审联批促审批提速

集成服务,实现“一窗受理”。台前将涉及工改的10个部门全部安排在县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办公,设立联审联批工改窗口,提供咨询引导和受理服务,实现一个窗口收件、一个平台共享、一站式业务办理,确保群众办事只跑“一窗、一次”。

推行联席会议制度,实现高效审批。对审批工作中涉及重大、重点项目或其他适宜联席会议研究的项目,适时召开联席会议。按照“一事一议、一企一案”要求,高效推进审批流程,对工程建设中可实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的,及时协调相关窗口。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热难点问题的,及时上报会商,形成多窗口联动、高效衔接的审批服务体系。

整合审批事项,实现“多证联办”。台前县重塑审批流程,将一般住宅项目全流程21个办理事项,划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阶段、建筑工程施工许可阶段、验收阶段三个阶段并联办理,在合理、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压减审批环节,获得企业一致“点赞”。

做大“乘法”,以集成服务促办事高效

台前县以现有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为基础,统筹指导全县35个职能部门开展政务服务事项目录认领、编制发布、事项进驻、流程配置等工作,扎实推进政务服务事项集中办理,确保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截至目前,全县进驻事项累计2302项。

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台前县按照“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分管领导、一套工作方案”的要求,统筹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明确目标任务,强化部门协同,合力攻坚难点堵点问题。目前,第一批14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已全部落地实施,累计办件量634件;新一批8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正在有序推进。

畅通线上线下两个渠道。线上完成省一体化平台“一件事”办事指南的信息维护,做好“一件事”政策解读和宣传引导,提升企业和群众知晓率;线下设置“一件事”综合窗口,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推动线上线下服务深度融合。

做强“除法”,以制度规范促作风优化

台前县将“政务服务”改革事项纳入县直部门综合考评体系,细化考评内容,将“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实情况和“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落实情况纳入考评细则,采用赋分制对涉及部门进行年终综合考评。

为规范人员配置,台前县制订了窗口人员管理制度,推行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制度、首问负责制度等,以制度规范优化服务,要求各窗口单位设立“首席代表”,落实股级干部带班制,强化工作责任;制订窗口人员日常管理考评办法,建立窗口通报制度,增加明察暗访频次,增强窗口人员服务意识,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同时,积极组织开展行政办事员职业技能标准培训。截至目前,台前县行政办事员持证上岗率在90%以上。⑨王栋 王传帅

2025-01-22 ——台前县“加减乘除”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 1 1 濮阳日报 c153516.html 1 打好“组合拳” 提升“软实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