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聚焦2025濮阳两会

●代表委员履职建言实录

擦亮中医药“金字招牌”,守护好青少年心理健康。

——市人大代表郑雅彬

“朱良才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继续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2025年要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活动500场,让我备受鼓舞,深感责任重大。”2月9日,市人大代表郑雅彬接受采访时说。

作为一名基层中医从业者,郑雅彬表示,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临床上,中医药对各类心理问题都有着非常好的疗效,特别是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注重整体调理和个体化治疗,与青少年健康管理的需求高度契合。”郑雅彬表示。

为更好发挥中医药特长,守护好青少年心理健康,郑雅彬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积极推进中医药的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理念,提前预防、及时干预。二是建立“家—校—医”三方联动干预机制,家长加强日常心理健康学习,教师积极化解青少年心理问题,医院通过体质筛查建立学生体质档案,为青少年提供全面系统的心理健康服务。三是通过体育课普及八段锦、太极拳等导引术,学习《道德经》等传统经典,从各个方面调治青少年心身。

“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传承中医国粹、守护群众健康,继续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坚持治病防范于未然,让中医惠及更多群众,为中医药领域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郑雅彬说。⑩

本报记者 王庆红

“两项创新”令人耳目一新。

——市人大代表李瑞典

“作为一名连续履职10多年的市人大代表,我始终牢记使命,用心为人民群众代言,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2月10日,市人大代表、华龙区住建局建设工程管理股负责人李瑞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说起对今年两会的感受,李瑞典表示,令他耳目一新的是市人大在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中的“两项创新”:一是人大代表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时提出的意见建议,在会议期间被“零时差”回复,这种快速回应机制让他不由得点赞;二是对人大代表意见建议采取会中和会后相结合、快速高效的办理方法。他说:“今年会议期间我提交的4个调研建议,均在第二天收到了相关部门的初步回复,以往都是在会后很长时间才会得到回应。”

这两项创新举措,充分展示了市人大对人大代表意见建议的高度重视,也彰显了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务实作风。李瑞典说 :“我相信,濮阳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濮阳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⑩

本报记者 张迪

为濮阳新兴产业发展和就业质量提升贡献力量。

——市人大代表侯胜涛

“聆听朱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攀高向新,我内心满是振奋。尤其是当报告特别提及金慧科技在濮的发展时,我深感荣幸,更觉责任重大。”2月10日,市人大代表、濮阳金慧融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侯胜涛在接受采访时说。

侯胜涛表示,就业是民生之本,关乎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与活力。新的一年,金慧科技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将以促进就业为重要导向,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互联网综合服务等前沿领域持续深耕;将全力完善项目综合体系,从项目规划、执行到落地,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确保项目的高质量推进,为就业市场提供更多优质岗位。产教融合是促进就业的关键举措。金慧科技将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与全市有关高校紧密携手,围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风口,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一方面,根据市场需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让高校课程设置更贴合产业实际,使学生所学即所用;另一方面,邀请高校学生参与金慧科技的实际项目,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我们还将在全市有关高校设立专项奖学金,激励高校学生在相关领域深入钻研,为未来投身就业市场做好充分准备;定期举办行业讲座、培训活动,为高校师生分享最新行业动态和实践经验,拓宽学生视野,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职场。在新的一年,金慧科技定不负期待,为我市新兴产业发展和就业质量提升贡献力量。”侯胜涛说。⑩

本报记者 宋仁志

发展中医医养结合,助力健康老龄化产业发展。

——市政协委员左庆选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让老年人既能安心‘养’,又能享受便捷的‘医’,减少疾病负担,提高生命质量,实现健康养老,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此情况下,‘医养结合’理念应运而生。”2月8日,市政协委员、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左庆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左庆选建议,要加强中医药医养结合的宣传,鼓励中医机构通过各种媒体进行科普宣传,将中医养生保健和“治未病”理念融入健康老龄化全过程,让老年人充分了解中医药在老年病预防、康复、养生等方面的作用。探索中国式医养结合模式,打造“医疗+教育+养老”“医疗+保健+养老”“医疗+居家+养老”“医疗+旅游+养老”等多种健康老龄化产业模式。重视中医药医养结合行业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建设,建立完整的中医药医养结合服务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中医药医养结合服务人才培养质量。加大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建立中医药医养结合基本制度。以筹资、规划、法律等作为切入点,鼓励社会资本赞助扶持中医药医养结合服务事业,为中医药医养结合提供物质保障和良好环境,进而推进健康老龄化社会建设。

本报记者 赵春晖

加强和规范研学旅行,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市政协委员胡香叶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课程改革的推进,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不仅能帮助学生增长见识、拓宽视野,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学校和社会应积极推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和探索机会。”2月8日,市政协委员、濮阳市龙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香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胡香叶带来的提案是《关于规范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建议》。胡香叶建议,一是将校外研学实践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和安排,促进教学教育与学校课程的有机融合。二是及早出台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管理规范、责任清晰、部门协同、保障安全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机制,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管理、报备审批和责任追究等制度,构建全面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体系,推进校外研学实践教育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三是建立健全承办机构准入与退出机制,可借鉴郑州、长沙、安阳、焦作等地的经验和做法,采取考评认定或公开招标的方式,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服务水平,大力促进我市中小学生校外研学实践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樊欣欣

加大对戏曲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

——市政协委员罗志金

“目前,我市戏曲演职人员年龄结构断层、在职在编人员老龄化严重,戏曲人才青黄不接制约了戏曲高质量发展。我建议,加大对戏曲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2月9日,市政协委员、市戏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主任罗志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罗志金说,我市戏曲文化底蕴深厚,是有名的“戏窝子”。自成立以来,市戏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培养了一大批享誉全国的戏曲表演艺术家和知名演员,多次参加省级乃至国家级赛事,并多次荣获河南省戏剧大赛金奖(文华大奖)、河南省黄河戏剧节金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全国地方戏曲交流演出表演奖等诸多奖项,为我市乃至全省戏曲事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但是,该中心眼下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人才断层、老龄化问题尤其突出,若不及时引进青年人才,甚至难以维系正常演出。

罗志金建议,建立健全戏曲人才培养和招引机制。尽快畅通引进优秀戏曲专业人员通道,充分利用市戏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空余编制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同时,建议适度降低戏曲人才招录门槛,不拘一格选人才。此外,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尽最大努力对青年人才进行有计划、分步骤的培养推介,让他们多锻炼、多领衔,多培训、多观摩,促使青年人才尽快成长成熟,扛起继承发扬戏剧艺术这杆大旗。本报记者 袁冰洁

2025-02-11 1 1 濮阳日报 c154274.html 1 ●代表委员履职建言实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