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政府工作报告

(上接第一版)

创新主体不断壮大。新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3家、高新技术企业2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家、创新龙头企业5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家、质量标杆企业4家,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81.2%。雷佰瑞攻克“卡脖子”技术,风电叶片固化剂实现进口替代。骐业科技成为全球首家“非粮结晶葡萄糖”量产企业。

创新生态持续优化。争取省级科技项目57项、经费4602.5万元。8项技术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投用人才公寓1000套,引进各类人才1900余人,其中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43人,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科技型企业贷款73亿元,增长27%。技术合同成交额28.7亿元,创历史新高。

(四)这一年,我们统筹协调促融合,城乡面貌焕发新颜

城市更新提质加速。城镇化率达到53.5%。棚户区改造57969套、竣工7906套。“保交房”交付18045套,交付率96%。龙乡路、广德街等市政路网工程完工。西湖体育公园、华龙公园等10个口袋公园建成开放,濮水公园、德胜公园等10个公园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完成雨污管网清淤45公里,错接混接改造169处,市城区210个路口和13个积水点实现智慧化监管。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粮食总产量达到61.3亿斤,实现18连丰。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4%,稳居全省前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产值302.2亿元,增长7.4%。支持清丰成功创建国家(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濮阳稻米成功入选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天耕农业晋升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垃圾治理成效明显,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81%。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群众收入增长9%,增速高于全市农民平均收入水平。

县域经济竞相发展。争取省政府出台支持台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国羽绒制品创意设计大赛成功举办,河南省人民医院豫东北医院开诊运营,郑州外国语学校台前校区建成投用。推动濮阳县巴德富新材料建成投产,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产值28.5亿元。支持清丰成功举办第七届家博会,“好家居清丰造·买家居到清丰”叫响全国。生物基四氢呋喃等项目开工建设,南乐生物基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彰显。推动范县与山东齐成化工进行战略合作,链式推进信德新材料、华辰化工等项目,丰利石化上榜“2024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完成1238.9亿元,占全市的61.4%。

(五)这一年,我们夯基垒台优功能,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交通设施逐步联通。京雄商高铁台前段进展顺利,黄河特大桥实现合龙;安濮菏徐铁路纳入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建设规划;S304濮阳黄河大桥建成通车,G240范县黄河公路大桥即将竣工;G342台前黄河大桥、台前至阳谷高速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济郑高铁濮阳东站单日最高开行列车103列,外联内通的“大交通”格局逐步形成。

物流网络日趋完善。加快煤炭铁路专用线、固体仓储、恒润石化专用铁路东延等建设,华晟铁路物流园获评省特色标杆型物流“豫军”企业,恒润筑邦公用型保税仓获批,华中国际物流港开工建设,省储备粮粮油仓储物流中心落地建设,大地密码成功创建国家4A级物流企业和省物流“豫军”企业。

能源优势持续彰显。天然气储配能力不断增强,文23储气库二期建成注气,中原储气库群库容达到130.8亿立方米。国华南乐、远景昆吾等风电场项目建成并网,新能源装机容量285.9万千瓦,占比达到61.5%。中石油集团正式向濮阳供应天然气1.6亿立方米,打破了长期困扰濮阳的气源结构单一局面!中原油田向地方企业供应原油33万吨,原油本地产业化实现历史性突破!

水利建设成效显著。实施“四水同治”项目107个,完成投资90.8亿元。恢复改善灌溉面积64.2万亩。金堤河系统治理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投资3.4亿元维护农村供水管网。治理沟渠333公里、清淤土方127万立方米。引黄入冀补淀、引黄入鲁工程累计供水44.4亿立方米,彰显了濮阳担当。

(六)这一年,我们深化改革促开放,发展环境向优而行

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成报业、自然资源、交通等领域相关企业改制重组。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出让市区屋顶光伏使用权实现收益1.8亿元。开展用能权交易,交易能耗指标2.7万吨标准煤。在全省率先开发建筑小区数据产品,融资授信500万元,数据要素价值化取得突破性进展。

对外开放成果明显。招商引资迈出新步伐,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65个,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8个、50亿元以上项目4个、100亿元以上项目1个。外经外贸实现新突破,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营业额居全省第三位,外派人员居全省第一位,境外投资居全省第三位;新增进出口企业44家,达到281家。油地合作取得新成效,120家企业与中原油田进行产销对接。与聊城、菏泽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80个重大合作事项。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经营主体达到38.1万户,增长6.6%,增速居全省第二位。“12345”政务服务热线成为联接群众的“连心线”,办结率99.9%,群众满意率99.3%。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市城区12家水电气热网企业实现联合报装“一窗办理、一表运转、一事联办”,不动产登记实现“市县一体化”。“免申即享”实现惠企政策资金“免申报、零跑腿、快兑现”。“我陪群众走流程”沉浸式政务服务体验解决问题160个。“开门营商”经验做法获省政府通报表扬。

(七)这一年,我们用心用情谋福祉,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民生实事全部完成。10件重点民生实事落地见效,民生支出263.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5%。改造投用雨水泵站4座;新建改造燃气管网124.5公里、供水管网1.9公里、供热管网6.2公里;建成换热站7座、新增供热面积116.4万平方米,3处绿色热源中心建成投用,新增供暖能力1050万平方米。南乐、范县、示范区通过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验收,5所市县城区学校建成投用,经开区七中开工建设;4所乡镇寄宿制学校投用;市县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开展培训4650人次;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助活动510场;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0所,增加学位2220个;解决困扰38所中小学多年的供暖费偏高问题,收费降低50%;633所学校实现集团化办学,市油田第五小学等4家教育集团被认定为省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优秀案例;濮阳工学院申建本科工作扎实推进。市人民医院东院区开诊;确定首批市级专科诊疗中心13个,建成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5所,37个乡镇卫生院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110家公立医院实现AI辅助诊断全覆盖;开展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技能培训46个团体184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在线培训8046人;为3216个村卫生室全额拨付经费1929.6万元;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医疗保险参保356.7万人,医保报销45.6亿元。市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被评为五星级养老机构,7个县级特困集中供养中心达到二星级以上标准,23个乡镇敬老院转型区域养老服务中心,62个村级互助养老服务设施达到省定星级标准;建成老年助餐点455个,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866户。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1.7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8.6万人、高技能人才5.1万人;城镇新增就业4.6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新增就业0.6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3亿元、返乡创业贷款8.5亿元;构建零工市场“4+11+N”服务体系,实现零工服务市县乡社区全覆盖;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揭牌投用。免费开展“两癌”筛查30499例、31125例,覆盖率达到78%、67%;免费新生儿“两病”筛查率、听力筛查率均为99%。救助残疾儿童1039名。老旧小区改造129个、27652户。建成公共停车场4处、停车位1241个、充电桩1087台。完成城镇非居民用户“瓶改管”6352户。10件民生实事桩桩见实效、件件暖民心,我们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温暖厚实的民生成绩单!

生态底蕴更加深厚。深入推进河长制,整治河湖“四乱”问题179个,黄河(台前段)被命名为“省级美丽幸福黄河”。地表水8个国(省)控断面全部达标,达到“十四五”以来最好水平。湿地保护率稳定在64%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绿色降碳步伐有力,实施节能降碳改造项目13个,年节省标准煤5万吨。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绿色工厂12家,新纺科技入选省首批“零碳”工厂。入选省级“无废城市”,市资源循环利用基地通过国家循环经济领域试点示范验收,南乐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入选省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效果显著,省定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全面完成,优良天数、重污染天数改善幅度和PM2.5改善率均居全省第一位。获省空气质量生态补偿金3149.5万元,争取上级污染防治资金2.1亿元。顺应民意、科学决策,探索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禁改限”,增添浓浓的传统年味,空气质量同期改善39.4%。濮阳的天更蓝了、地更绿了、水更清了!

社会治理不断完善。统筹发展和安全,地方债务有效化解。“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智慧平台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导则、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结对帮扶典型做法被应急管理部推广。全省危险化学品重大安全风险治理现场会在濮召开。聚焦中小学“校园餐”、养老社保、殡葬服务等重点领域,超常规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信访总量同比下降42%。落实“30146”网络舆情处置机制,前瞻防范应对社会安全事件。开展亮灯见警行动,全面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法治濮阳建设成效显著。向中央文明办推荐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7个、全国文明单位6个、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1个、全国文明家庭1个。开展“一路阳光·情满龙都”争创最美的哥的姐活动,传递温情温度,播撒文明光芒!

(八)这一年,我们想方设法破困局,复杂问题迎刃而解

坚持勠力同心、合力攻坚,“府院银企”四方联动,彻底解决跨时15年、债权数额64亿元、债权人245家、法律关系错综复杂的濮范高速破产重整案,成为全国首个通过出售式重整高速公路危困企业的成功案例。坚持换位思考、躬身为民,在中原市场开业的基础上,妥善解决劳动市场群众安置、天龙市场改造等复杂问题;金宇市场重新开工建设,标志着困扰市城区群众多年的大型商业改造项目历史难题全部得到平稳破解。坚持转变思路、破局开新,以有解思维盘活沉睡资源,杂技公园公共用房改建为“科科岛”,成为全市科普教育的靓丽名片;盘活闲置八年的老杂技厅,改造为龙都剧院,成为群众喝茶听戏看电影的文化新空间;建成投用郑州“濮阳中心”,设立濮阳特色产品展示平台,成功引入知名品牌酒店。坚持民生为本、保暖为要,实施绿色热源供应中心项目,一网多源、多源互备,彻底解决市民反映强烈的城区热源单一、供应不足问题,广大市民在网络上晾晒的不是暖气温度低而是温度高,暖气热了,热线冷了,人心暖了!

同时,审计监督有力有效,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科协、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健康发展,发展研究、民族宗教、统计、国家调查、参事、史志、档案、机关事务、驻外联络、林业、气象、防震减灾、爱国卫生、公积金、对口援疆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双拥、退役军人事务、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消防救援等工作迈上新台阶。

各位代表!

历尽铅华成此景,事业发展唯奋斗。回首过去的一年,我们事不畏难、行不避艰,在攻坚克难中打赢了一场场艰苦硬仗,在改革创新中破解了一个个棘手难题,在用心用情中办成了一件件民生实事。我们前进的每一步都饱含着全市370万人民的付出和努力,凝聚着全市上下共同的心血和汗水!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结果,是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及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濮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公安民警、消防救援队员,致以崇高敬意,表示衷心感谢!

翻山越岭,拨云见日;鉴往思来,蓄势待发。坚持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运用系统思维破解难题,是建设现代化濮阳的关键所在。

我们深刻体会到,推动发展、破解难题,必须树牢创新理念。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濮阳的产业发展壮大得益于科技创新,行政效能提升得益于体制创新,复杂问题妥善解决得益于方法创新;濮阳最宝贵的资源,就是拥有一支善于创新、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干部队伍、科研队伍、企业家队伍和创业群体,这正是我们加快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所在!只要打破思维定式、工作惯性和路径依赖,以创新理念和方法寻求突破,就能蹚出一条资源型城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濮阳新路径”。

我们深刻体会到,推动发展、破解难题,必须强化法治意识。法治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能够起到治乱稳心、事半功倍的放大效应。我们之所以能成功破解一系列复杂难题,关键在于将法治方式和法治手段贯穿始终,多措并举、创造条件、整合资源,千方百计推动问题在法治轨道上解决。只要持续强化法治意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就能有效解决群众诉求,让法律之光照亮正义之路。

我们深刻体会到,推动发展、破解难题,必须善用市场机制。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我们破解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的制胜之道,就是用好用活市场机制,突出市场主体平等性,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只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善用行政资源,活用市场之手,运用市场手段,调动企业积极性和主动性,让群众和企业在市场行为中切身感受到公平公正,制约发展的疑难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我们深刻体会到,推动发展、破解难题,必须走好群众路线。人民政府为人民,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群众的信任支持是我们推动发展的最大根基。一年来,濮阳各项工作如火如荼、复杂问题成功化解、市容市貌日新月异,离不开广大群众的信任支持。顺应民意,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只要我们戴上草帽,挽起裤腿,穿上胶鞋,扎根到田间地头;头顶星月,巡安查险,防患未然,投身到生产车间;眼睛向下,下沉一线,开门接访,换位思考群众诉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扑下身子,杜绝短期行为,就能用实干实绩换来群众的一声“中”!

我们深刻体会到,推动发展、破解难题,必须弘扬担当精神。脚下有多少泥土,肩上就有多少担当。面对各种矛盾相互交织、政策举措密集出台、产业风口层出不穷的多重考验,正是广大党员干部挺膺担当,视人民群众为家人,以研究运用政策为导向,把解决问题作为突破口,将产业攻坚作为“头号工程”,才有效应对了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摒弃躺平心理,肯下非常之功,敢接“烫手山芋”,拿出众人拾柴的心劲儿、逢山开路的闯劲儿、甩开膀子的干劲儿,遇矛盾不回避、迎困难不绕道、重结果不放松,能早勿晚、能快勿慢,不干则已、干则必成,就一定能奋力开创濮阳改革发展新天地!

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不少短板弱项:产业结构不优,投资消费拉动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社会稳定等风险隐患交织叠加。这些问题是制约濮阳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所在,更是今后努力解决的工作重点。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做好工作,让濮阳发展步伐越来越坚实、人民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二、2025年总体要求、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发展谋篇布局之年,做好全年工作至关重要。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四高四争先”,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八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加快推动濮阳高质量发展,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开放招商水平,统筹城乡融合发展,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濮阳篇章。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9%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以上,进出口稳中提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十四五”考核目标。

围绕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壮大产业链群,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6+20”产业链群,统筹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年内实施亿元以上重点制造业项目156个、“三化”改造项目120个,完成投资614.2亿元。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势再造。坚持“一转带三化”,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应用场景全覆盖,新增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2家以上;实施海尔希生产线改造等65个高端化改造项目,完成投资73.1亿元;实施濮耐设备更新等29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完成投资12.3亿元,新增智能工厂(车间)3家;实施蔚林废水处理改造等26个绿色化改造项目,完成投资10.1亿元,新增绿色工厂2家,推动化工向新材料转型、装备制造向高端装备制造转型、食品和家纺向品牌化发展。

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攀高向新。聚焦聚碳新材料等6个产业链,实施投资20亿元的中原大化MMA等项目,推动化工新材料挺进价值链中高端、关键环。聚焦光伏及风电、储能产业链,推进投资10.2亿元的创博电化学储能系统等项目,打造“风能、储能、氢能”多业态新能源装备产业园。聚焦节能环保、应急装备等4个产业链,推进投资12亿元的金马超高压智能输变电设备、投资11.6亿元的聚能深冷能源装备制造等项目。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建成投资34亿元的大数据智慧生态园;加快金慧科技二期项目落地,争取就业人员达到1万人;支持华龙区建设省级数据标注基地。

促进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抢占蓝海。紧抓郑汴洛濮氢走廊机遇,加快建设中原油田全国产1000标方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华龙区氢能科研实验中心等项目,推动天顺电解水制氢等项目稳产达效。推进大华亿秒智能终端、立讯精密产业园、濮阳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等项目建设;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拓展人工智能应用领域。融入豫北航空经济协作区,因地制宜拓展“低空+”应用场景,以市场需求带动相关供应链制造项目落地;谋划5个县域通用机场和起降场(点)建设。加强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实施天能废旧铅酸电池利用、中顺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等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省循环经济集团系列项目在濮布局落子。

加快企业培育龙头引领、梯次推进。实施“一企一策一方案”,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培大育强龙头企业,打造一批高能级特色园区,力争信德新材料产业园产值达到260亿元,天能产业园产值达到150亿元,中汇集团、盛源集团新材料产业园产值分别达到70亿元、80亿元,龙都化工营收达到50亿元,海尔希生物营收超过20亿元,禾丰食品、蔚林新材料、恩赢高分子、欧亚化工营收均达到10亿元。聚焦专精特新,梯度培育中小企业,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制造业头雁企业5家,加快构建科技领军企业“顶天立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

(二)深化文旅融合,全面激发消费活力。以发展文旅产业为突破口,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内需。

做活做精文旅产业。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逐步将文旅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把濮阳打造成特色旅游目的地,着力发挥文旅拉动的综合效应。擦亮杂技金字招牌。充分发挥濮阳杂技特色优势,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特色文化与创新叙事相融合,提升濮阳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东北庄传统杂技生态示范区、娄昌湖杂技特色村,发展“杂技+”新场景,把“世界杂技城”名片擦得更亮,让“看杂技到濮阳”叫响全国。焕发文化资源活力。深挖上古文化、龙文化、黄河文化、孔子文化等内涵,传承大弦戏、目连戏、柳子戏、大平调、四平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整合西水坡遗址、戚城遗址公园、澶渊之盟旧址、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大集古镇等硬资源和戏曲剧团、协会等软资源,以文化创新展示与体验为重点,创新多元化文旅场景,设计开发文创产品,持续彰显“中华龙源地”文旅品牌。推出精品旅游线路。以龙湖片区综合提升为重点,将历史文化展示和旅游观光有机融合,汇聚多元商业业态,打造集文旅产教融合基地、特色文化展览、文化休闲消费场所为一体的城市名片。设立文旅奖补资金,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培育研学旅游、乡村旅游和工业旅游等新业态,加快投资4600万元的中青旅蘑菇点灯、投资4000万元的豫鲁冀飞行营地等项目建设。让艺术点亮城市,跟着体育赛事去旅行,打造多条主题精品旅游线路,放大“濮阳八景”效应,形成旅游新爆点,旅游人数达到4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0亿元。

提振扩容消费能级。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扩围实施“两新”政策。高质量举办购物节、展会等促销活动,稳定扩大新能源汽车、家电家装、数码产品等商品消费;打通房地产上下游产业,实施房产、家装一体化集采,降低购房成本,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拓展新型消费。实施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推进滨湖湾商业街、水秀街、万达金街、濮阳永望里等特色商业街业态提升,推动滨河商业街实现招商运营,培育“小而美”“专而精”特色店铺,推广即时零售、数字消费,打造现代零售体系。发展首发经济、夜间经济、社区经济、会展经济等新业态,探索“流量商超+本地优势产业”,培育消费新增长点。

(三)坚持创新引领,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突出创新赋能。搭建创新平台,以龙都化工新材料实验室为牵引,发挥中原实验室、仓颉实验室平台作用,聚焦特色优势产业,开发新产品5个以上;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围绕重点产业链布局建设省级创新平台5家、市级创新平台30家。培育创新主体,助推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营造创新生态,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00人以上;争取省级科技计划项目30项以上,实施市级重大科技专项20项;设立科技企业创新基金,开展“创新积分”评价,完善“科技贷”服务体系,力争科技金融支持超过2亿元;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20场,持续擦亮“濮科汇”产学研品牌。

强化项目支撑。聚焦“两新”“两重”,实施省市重点项目273个、计划投资814.4亿元,重点抓好总投资167亿元的豫能(台前)煤电一体化、总投资103.3亿元的信德新材料产业园、总投资101亿元的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工程、总投资100亿元的赛能多晶硅及硅碳负极材料4个百亿级项目建设,总投资58亿元的君恒可持续航空燃料、总投资55亿元的中广核绿色甲醇、总投资50.4亿元的润途新材料3个50亿元以上项目建设,盈芯(南乐)零碳半导体新材料、三棵树涂料2个30亿元以上项目建设。常态化储备项目1200个以上,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规划盘子。

提升园区能级。实施开发区能级提升行动,配套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拓展园区全生命周期服务功能,力争范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营收超400亿元,经开区、工业园区营收超300亿元,濮阳现代服务业开发区争创五星级;支持各开发区围绕主导产业建设运营“区中园”,支持经开区化工园区创建国家级绿色化工园区;引导各化工园区以“飞地园区”模式实现共建共享,构建上下游配套协同、资源高效集聚共享的产业生态。

(四)夯实基础能力,建设豫鲁毗邻地区中心城市。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聚焦基础短板和服务弱项,彰显城市精神品格,蓄积发展优势,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构建交通物流体系。加快京雄商高铁台前段建设,持续推进安濮菏徐铁路、G342台前黄河大桥、台前至阳谷高速、辉鄄高速前期工作,谋划推进濮聊高速二期、金堤河航运等事项。加快建设濮阳化工物流港等项目;加大重点物流企业培育力度,争取新增1家国家3A级以上物流企业。

建设华北能源基地。加快推进文23储气库三期、卫城气顶等储气库前期工作。开工建设龙丰纸业等8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实施光伏新能源规模化开发行动,新增新能源装机40万千瓦以上。

构筑现代水网体系。持续实施渠村、彭楼、南小堤等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加快实施马颊河防洪治理工程,加速清丰引黄调蓄水库建设,加快金堤河综合治理前期工作,推进台前张庄提排站扩建、范县十字坡闸等系统治理工程,开展农村沟渠连通整治三年行动,综合治理潴龙河等中小河流。改造更新农村供水管网,让群众吃水更安全、更放心。

提升焕新城市品质。实施盘活闲置地块和资产专项行动。以市场机制为牵引,攻坚克难,综合施策,处置化解各方利益纠纷,引入社会资本和市场主体有序开发,盘活阳光大厦西侧、铂金时代西侧等存量低效建设用地100宗、5000亩以上,修复城市“疤痕”,化身美丽风景。实施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新建燃气管网18公里、供水管网3.3公里。改造老旧供热管网6公里,新增供热面积100万平方米。新建公共汽车充电桩200个。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宗昌湖村、李信村等城中村改造,将1831套保障性住房推向市场,让安置对象早日入住。实施市城区路网畅通工程。建设中原路东延至清河路段,加快推进高铁片区开发。打通东濮路梗阻路,微改造中原路与昆吾路、振兴路等5处路口。统筹利用“智慧绿波”系统,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实施使用权出让工程。依法实施地热探矿权和公共服务设施经营权出让,变沉睡资源为发展资金,建设模式向运营模式转变。

(五)抓好“三农”工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深入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乡镇工作“三结合”,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

扛牢粮食安全重任。牢牢守住367.7万亩耕地红线,实施高标准农田30万亩以上,提升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水平,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645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50亿斤以上。

做强特色富民产业。聚焦“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畜头肉尾”,做大做强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力争产值达到320亿元,新创建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以上。实施绿色食品品牌带动,争取增设特色食品企业冠名高铁专列,打造豫鲁冀区域绿色食品名城。培育智慧农业、农业工厂等新业态。(下转第三版)

2025-02-17 1 1 濮阳日报 c154727.html 1 政府工作报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