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蛇年春节是“春节”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以春节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市各中小学寒假实践活动的主题。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品味传统文化魅力。
“非遗版”寒假实践 沉浸式体验浓浓年味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青少年度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寒假,市开德中学“豫”见非遗美育社团开展以“寻年俗 品年味”为主题的版画新年红包制作活动。学生们将非遗传承融入年文化,雕刻出与新年相关的精美版画,如“年年有鱼”“新年快乐”“给生活一点甜”等图案。在版画制作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实践,提升了合作探究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一幅幅独具匠心的版画在他们的手中呈现,为新年增添了一份别样的祝福与温馨。通过亲手制作版画新年红包,学生们不仅熟练掌握了非遗版画的制作技巧,更深刻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增进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寒假期间,市第三小学开展了以“福蛇添彩 美育盈心”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紧密围绕蛇年主题,设计了一系列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的任务,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深入探索传统文化与艺术的融合。活动的一大亮点是利用废旧物品设计“蛇”的创意任务。学生们纷纷开动脑筋,将生活中的废弃材料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奇思妙想,展现了学生们对蛇年的独特理解。此次寒假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在创作过程中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更让他们在了解蛇年文化和蛇类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与自然科学的魅力。
寒假期间,市油田第四小学的20多名学生前往北京,参加了首届《创新国乐》比赛。他们以一曲《绝美大唐》惊艳亮相,通过传统乐器琵琶与古筝的完美联奏,展现了丰实学子的风采。此次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和体验传统文化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深入感受非遗、了解非遗、沉浸式体验非遗,从而深刻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之处。
为让幼儿在年味中触摸文化根脉,感知非遗魅力,清丰县凤鸣路幼儿园以“过非遗中国年·享春节非遗趣”为主题,开展寒假实践活动。在“品年味 春节习俗体验活动”中,家长带孩子参与家乡的年俗活动,共同进行家庭春节装扮:写“福”字、贴春联、穿新衣、挂灯笼、赏烟花。在“逛非遗 感受中国文化力量”活动中,家长带孩子走进古镇,体验风俗民情,观赏非遗表演,体验非遗项目,在孩子心中播下一粒非遗的种子,让春节的记忆不仅有红包和烟花,更有文化的温度与传承的力量。
烹出年夜饭烟火
制作舌尖上的年味
在新春佳节的温馨氛围里,市东湖小学“做年菜 品年味”年夜饭劳动实践活动圆满举行,学生们以独特的方式,拥抱传统,感受团圆,让年夜饭的准备过程充满了欢声笑语。一、二年级的学生制作了水果拼盘,三年级的学生制作了五彩凉拌菜,四、五年级的学生积极尝试做热菜。大家在实践中学会了烹饪技巧,体会到劳动的乐趣,也更加珍惜劳动成果。此次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除夕夜这个特别的时刻,华龙区戚城小学的学生们在家长的悉心指导下,全情投入,烹饪出色香味俱全的佳肴。厨房内,学生们忙碌的身影与锅碗瓢盆的交响乐,共同谱写着温馨的乐章。这样的场景,不仅让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也为学生的寒假生活增添了几分色彩。
除夕包饺子,是春节不可或缺的温馨画面。市开德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们纷纷在家长的指导下,有模有样地开启包饺子之旅。从准备食材,到揉面、擀皮、调馅,再到包出形态各异的饺子,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乐趣与挑战。学生们学包饺子,不仅包进了祝福和希望,也包进了他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品味多彩年味
在蛇年寒假里,市实验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们以语文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启了一段丰富多彩的学习与探索之旅。通过绘制手抄报、剪纸、编制蛇年祝福语、学唱蛇年经典歌曲、做花馍、写春联等方式,学生们积极探索蛇文化,将蛇年民俗展现得淋漓尽致。学生们从蛇的文化寓意解读,到蛇年民俗的记录,都感受到了蛇年独特的魅力。
市油田第五小学的学生们在寒假期间,通过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实践活动,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祖国的深厚热爱。一些学生选择前往红色教育基地实地参观学习,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历史的厚重和革命精神的力量;而另一些学生则选择在家中观看爱国主义影片,通过影像资料了解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和伟大精神,这些感人的故事深深触动了他们的心灵,激发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在寒假期间,范县油田小学举办了一系列特色实践活动。学生们踊跃参与家务劳动,如包饺子、采购年货、布置房间等,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们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还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外,学校鼓励手工作业与学科知识融合,激发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学生们制作的创意纸杯作品,让老师和同学们大开眼界。
在充满欢声笑语的春节期间,市油田皇甫中学四年级组开展了“迎新年 写春联”活动。学生们拿起毛笔,蘸上墨水,在红纸上书写着寓意吉祥的对联。在写对联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锻炼了书法技巧,还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
寒假期间,濮阳日报社校园记者组织开展了面塑创作活动,旨在以匠心独具的方式引导学生们深入探索传统艺术的深邃与魅力。在活动中,授课老师不仅亲自示范,还耐心地传授技艺,学生们全神贯注地聆听和观察。接着,他们纷纷动手实践,用稚嫩的小手在面塑的世界中自由地挥洒创意,创作出一件件独具匠心的艺术品。这次短暂的面塑之旅,不仅让学生们深刻体验到传统艺术的无限魅力,而且在动手与动脑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和快乐,在心中播下了传承与创新的种子。
记者 蒋文 通讯员 林文 王秀杰
党爱真 刘春杰 付瑞玲 李文楠 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