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油田第五小学四(5)班 刘思哲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古时的元宵节灯市如昼、热闹非凡,赏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吃元宵等习俗更是延续到了今天。
乙巳蛇年正月十五这一天,皎洁的月亮像白玉盘般高悬在天空,五彩的花灯在街道旁如繁星般闪烁,我和家人兴高采烈地来到古色古香的戚城文物景区赏花灯。
一进大门,我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五彩斑斓的花灯形态各异,让人目不暇接。正对门口的大路上是一排红色廊桥灯,灯下一盏盏写着福字的红灯笼,承载着满满祝福。廊桥灯的尽头是栩栩如生的狮子灯,活灵活现、可爱至极,象征着吉祥如意、威武勇敢。
再往前走,来到颛顼帝像周围,这里挂满了凸显濮阳特色的杂技娃娃彩灯。杂技娃娃像哪吒一样扎着两个丸子头,一身红色的中国传统服饰,白白胖胖、喜笑颜开,有顶碗的、有跳圈的、有抖空竹的……在不远处,还有杂技表演人员上演着空中芭蕾,只见他们被高高吊起来,随着音乐在空中翩翩起舞,展示着高难度的杂技技巧,尽显“世界杂技城”厚重文化底蕴。
步入旁边的小道,是迥然不同的风景,别有一番韵味。草地上被红色、黄色、紫色、橙色、蓝色的灯装点得像步入彩色的银河,南瓜马车花灯、孔雀花灯、一帆风顺花灯、月亮花灯应接不暇。还有向日葵花田灯,橘的耀眼;玫瑰花田灯,红的浪漫;小麦田地灯,彰显着收获的喜悦。
我最喜欢的还是诗词灯林,上面悬挂着一首首经典的诗句,有写濮阳历史文化的“桑间濮上”“卫本都帝丘”“卫国精灵应寂寞”,也有经典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白云生处有人家”“疑是银河落九天”,仿佛与古代诗人一起穿越了千年,共同庆祝这元宵佳节,感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独有的浪漫。
“好!”我们被突如其来的喝彩声所吸引,走近一看,广场中央正有舞龙表演。只见一条红色的巨龙在舞龙人员的手中上下翻飞,龙身随着鼓点有节奏地摆动。龙头时而高高扬起,时而俯冲直下,时而摆起高难度动作盘旋直上,仿佛要腾空而起,与颛顼乘龙至四海遥相辉映,诉说濮阳中华龙乡的文化传承。
不知不觉间,我和家人逛完了所有的花灯,体验了满满的年俗文化,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戚城文物景区。这段与家人一起赏花灯的美好回忆,将永远印在我的心里。
辅导老师 李捧
市第八中学五(6)班 边楚然
春节期间,我们全家前往戚城文物景区观赏灯展。它宛如一部厚重的历史巨著,外表虽不显山露水,内里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跨入景区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金光闪闪、栩栩如生的长龙灯饰。它张牙舞爪、须发飞扬、威风凛凛,浓厚的文化氛围扑面而来。继续前行,我看到了一个巨大的“福”字,周围环绕着许多形似拨浪鼓的花灯,美轮美奂。
再往前走,景象愈发奇妙,沿途和树梢上挂满了福袋,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在接下来的路程中,我们遇见了各种各样的花灯。有的悬挂在树上,有的矗立在地面,还有的飘浮在空中,它们形态各异,有的似花,有的像眼睛,有的化作画作和文字······
其中最令我赞叹不已的,无疑是“凤凰”和“金币蛇”。特别是“凤凰”,它不仅外观酷似凤凰,还能在空中翱翔。“金币蛇”则由众多金币形状的花灯与一个蛇头花灯组合而成,尽管它同样引人注目,但相较于“凤凰”而言,还是略逊一筹。
这次的灯展让我难以忘怀,坐在返程的车上,我回头凝望那座仿佛古老历史书卷的戚城文物景区,心中充满了不舍。
我期待着下次有机会再来此地,再次欣赏这迷人的灯展。
辅导老师 苑梦翔
市第八中学五(6)班 杨帛文
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们一家四口一起来到市中心广场看花灯。
刚到广场南门,我就看到了一个大型花灯样式的拱门,上面有亮闪闪的小灯以及五颜六色的装饰。由于今年是蛇年,广场上还有许多小蛇形状的花灯,真是灵蛇飞舞,漂亮极了。
往里走,花灯更是各种各样,看得我眼花缭乱:有蝴蝶样的,有长颈鹿样的,个个都精致漂亮。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蝴蝶花灯,五颜六色的蝴蝶,舞动着翅膀,像是美丽的仙女一般,蝴蝶花灯的翅膀慢慢地摇摆着,显得是那么惬意,让我沉浸在幻想之中……
我还玩了许多装饰着花灯的游乐设施,有荡秋千,有踩上去能发出音乐的钢琴,有打卡相框等,好玩儿极了。
绚丽的花灯携着浓郁的喜庆氛围,让人赏心悦目。我喜欢花灯,更喜欢花灯的夜晚,今天真是让人难忘。
辅导老师 苑梦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