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社会·民生

全市检察机关

公益诉讼助力非遗焕新彩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张洪中 通讯员 王保安 祁慧钦) “三弦不动笙不鼓,呼呼笙响锡笛吐。”3月1日,位于濮阳县濮水小镇的大弦戏澶洲剧场演出现场,吸引了众多观众。

在演出现场同时出现的还有濮阳县检察干警摆出的“宣传摊”。干警向现场观众和游客发放公益诉讼宣传材料,宣讲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引导群众了解和认识非遗文化,并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中。

陪父母听戏的王大姐感慨道:“起源于唐代的大弦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千年的文化记忆,堪称中国戏曲的‘活化石’。大家一边听戏还能一边了解非遗保护知识,真是听戏学法两不误啊……”

“除了‘摆摊儿’,我们还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非遗文化保护典型案例和法治宣传视频,引导群众增强非遗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非遗保护的良好氛围。”正在发放宣传页的一名检察干警表示。当天的宣传活动,只是全市检察机关持续深化“检护民生”,致力于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一个缩影。

市人民检察院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强对非遗文化的全方位保护,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深化府检联动,加强与市人大、政协、党委督查等部门对接,从代表建议、委员提案、重大督查事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中筛选线索,以“我管”促“共护”,用法治力量筑起一道非遗“保护墙”。2024年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43件。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部分非遗文化场所保护不力、周边环境杂乱等问题,检察机关及时启动公益诉讼程序,通过与相关单位建立沟通联系机制、向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等措施,督促相关部门和单位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加强对非遗文化场所的修缮和管理,不断改善周边环境。对于侵犯非遗文化知识产权的行为,检察机关积极与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加大打击力度,合力维护非遗文化传承人的合法权益,让古老的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2024年12月20日,由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学术支持,省人民检察院、郑州大学主办的第一届检察公益诉讼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濮阳召开。这表明濮阳检察公益诉讼已经走在全省前列,在全国的影响力得到持续提升。

2025-03-04 全市检察机关 1 1 濮阳日报 c155400.html 1 公益诉讼助力非遗焕新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