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张洪中 通讯员 崔佳琪)为防范化解各类矛盾风险,进一步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和获得感,近年来,台前县提高政治站位,健全工作机制,夯实基层基础,强化队伍建设,做深做实“民转刑”案件防范工作。自2022年2月以来,该县连续36个月未发生现行命案。
坚持党建引领,压实压紧责任。台前县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民转刑”案件防范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县委书记孙庆伟多次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全县政法联席会议和书记专题会,专题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社工部部长张鲁海经常性地带领县委政法委一班人,深入村、社区和村民、居民家中,开展大量走访工作,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稳妥处置。2024年,县委政法委先后召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暨“民转刑”案件防范工作会议15次,并创新推行矛盾纠纷“纵横联动”调处、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统筹化解、信访维稳法治化联动、重大案事件会商研判、扫除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豫鲁六县跨区域联动等工作,将政法平安建设与乡村经济发展相嵌合、与基层组织建设相嵌合、与纪检监察工作相嵌合、与意识形态工作相嵌合、与构建统战大格局相嵌合、与基层人大政协工作相嵌合,形成“六个嵌合”工作机制,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县委政法委书记为总召集人,定期组织公检法司、平安建设成员单位,以及组织、纪检、宣传、统战等部门同志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加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涉法涉诉案件、信访领域突出问题等分析研判会议,研究消除化解各类矛盾和风险的措施和方法,指导各乡镇、街道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开展集体收入有保障、监督制约有力度、法治宣传有氛围、矛盾调解有队伍、道德评比有模范、安全整治有成效,无非法上访、无重大案事件、无黑恶邪教势力、无毒害、无重大安全事故、无电诈“六有六无”平安村创建活动。该县建成的全县矛盾纠纷调处支援中心,下设4个专业支援小组、4个行业调解支援小组、10个部门支援小组、11个乡镇(街道)支援中心、N个村级调解小组,可实现平向发力、上下联动。县委政法委还成立督导组,督促指导乡镇、街道和有关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责任,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坚持重心下移,强化源头治理。台前县积极推动培训资源和法律法规宣传下倾。2022年开始,连续3年由县委政法委牵头,对乡镇综合治理工作人员、支部书记、网格员等进行全覆盖培训;完成了9个乡镇的平安建设办公室升格任务,配齐了乡村两级综治中心人员,并为群众发放了平安建设服务联系卡;定期开展九类重点人员的专项筛查,确保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政法领导干部包乡联村机制,成立由88名政法科级干部组建的11个政法工作专班,每周三带着问题下沉基层一线开展工作,把需要县级层面解决的问题带回去进行研究。截至目前,专班成员已参与调处化解重大矛盾纠纷和疑难信访事件150余件。
坚持预防为先,织密防控之网。台前县扎实推动“五进万家”活动,在县级层面推行“一张纸(平安台前宣传页)、一个主题录音(台前拉拉呱)”宣传活动,通过“平安台前”公众号线上转发、各村大喇叭线下播放、网格员入户讲解等宣传方式,将如何处理邻里矛盾和家庭情感矛盾等法治宣传内容,送进千家万户。以全县389个网格为依托,整合派出所、司法所等多方力量,进行“拉网式”排查,把大量矛盾风险解决在萌芽状态。各乡镇、街道结合当地突出矛盾特点,坚持“一乡一品”差异化、多样化发展方向,总结探索出具有代表性的侯庙镇《“一平二宽三和”家门口纠纷调解法》、龙翔街道《“一杯清茶”化解乡村邻里纠纷工作法》等。创新实施“警调融合”,县委政法委联合县公安局深入开展“一村(格)一警”“警调融合”工作,建立公安、人民、司法、行政、行业、专业“六调融合”联动机制,整合全县“六所”、“一庭”、工会、妇联、村“两委”等多元调解力量,打造庭所对接、贯通融合的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新格局,以一域之稳定为全市大局之稳定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