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法治周刊

清丰县

公益诉讼守护非遗 柳子古戏重焕新生

本报讯 3月1日是农历二月初二,当天,在清丰县马庄桥镇“二月二·龙抬头”文化惠民展演活动现场,柳子戏《孙安动本》选段赢得满堂喝彩。

国家二级演员、清丰柳子戏代表性传承人常银良感慨地说:“柳子戏从濒临失传到新春走红,是检察力量让我们这个600年古戏种重新焕发了生机!”常银良所说的这一转变,始于清丰县人民检察院的公益诉讼探索。

据悉,2024年6月,该院在履职中发现,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柳子戏,面临传承人青黄不接、资金短缺等困境。为此,公益诉讼团队联动县政协建立“政协牵头、检察主责、委员参与、群众共护”的协同机制,历时3个月,走访23名柳子戏传承人,整理文字资料4万余字、影像素材400余分钟,为柳子戏传承精准“把脉”。2024年8月,该院向相关行政部门发出检察建议,推动建立非遗保护专项基金,创新“周末传承课堂”“非遗进校园”等培育模式。在多方努力下,柳子戏保护实现了“三个转变”:传承队伍由5人增至42人,平均年龄从58岁降至35岁;年演出场次翻两番;政府扶持资金提升至每年40万元。

在检察机关与有关行政部门的协力推动下,“柳子戏”非遗保护和传承迎来了大放异彩的机会。今年春节期间,清丰县国际家居博览园“庆新春唱大戏”活动连演15场,柳子戏《情暖人间》等新编剧目场场爆满。更为可喜的是,在检察建议推动下,梅花拳、清丰大平调等非遗项目,也建立起数字化保护档案,23名青年传承人获得创业扶持。

“我们将以‘检察蓝’守护‘文化红’,通过‘公益诉讼+支持起诉+普法宣传’多元履职,构建全链条保护体系,守护好非遗璀璨之光。”该院检察长杨斌表示,清丰县人民检察院正研发非遗保护法律指引,筹建全省首个“非遗法治保护中心”,让千年文脉永续传承。

(王保安 黄郭静)

2025-03-05 清丰县 1 1 濮阳日报 c155503.html 1 公益诉讼守护非遗 柳子古戏重焕新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