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担当,逐梦前行。
当时间的指针划过2024年的刻度,濮阳城乡发展先行区——示范区,以一组组跃动的数据、一幅幅生动的图景、一曲曲奋进的凯歌,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卷轴上,挥洒出浓墨重彩的篇章。
这一年,示范区锚定“四个强区”建设目标,在压力中砥砺前行,在变革中勇开新局,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2.4亿元,7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25%,以高质量发展的硬核答卷,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濮阳篇章注入强劲动能。
在动能转换中筑牢发展根基
面对房地产业深度调整与土地市场收缩的双重考验,示范区以“破茧”的勇气重构经济生态。项目建设战场上,24个新签约项目如春笋破土,防爆巡检机器人智能制造基地的投产标志着“濮阳智造”迈入工业4.0时代。招商引资棋局中,65亿元总投资项目的落地,形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科技、人工智能三大产业集群鼎立之势,如同三驾马车拉动产业结构升级。
在传统动能转换的阵痛期,示范区实施“腾笼换鸟”计划。通过依法拆迁腾退低效用地,有序推进奥特莱斯商业综合体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建设。山湖集团10亿元融资破冰,构建起“产业+资本”双轮驱动模式,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活水”。
在吐故纳新中激活发展密码
政务服务改革的“刀刃向内”,催生营商环境蝶变。工程审批“一网通办”全覆盖,200余项企业难题的破解,2.15亿元小微企业融资的落地,如同春雨润泽市场主体。技术合同成交额3400万元的突破,2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孵化,构建起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让“濮阳创造”的种子在示范区沃土生根发芽。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360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基地的落户,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数字生物科技产业园形成“双向联动”,打造出“算法+生物”的跨界创新范式。深港跨境电商产业园晋升省级孵化器,犹如栽下梧桐引凤来,吸引12支科创团队入驻,形成“雨林式”创新生态系统。
在精雕细琢中实现诗意栖居
城市规划的“工笔画”笔触,绘就宜居宜业新图景。地下空间复合利用示范区的建成,实现“地上公园+地下商业”的立体开发;十五分钟生活圈的构建,让市井烟火与都市繁华和谐共生。西湖体育公园等4个口袋公园的落成,将“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愿景化作现实,塑造出“园在城中、城在园中”的生态格局。
基础设施建设的“硬支撑”持续强化。昆吾路北延工程打通城市脉络,中西部排水系统改造根治内涝痼疾,110KV龙乡变电站的投运为城市发展安装了强劲“心脏”。纵深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治理店外经营200余处、流动商贩900余处、绿化带违规停车100余辆,城市面貌更加有颜有序。
在枝叶关情中书写初心答卷
安居工程跑出“加速度”。3400套安置房的封顶,3935套保交楼项目的交付,托举起万家灯火的幸福期盼。创新推行的“红色物业”管理模式,在32个小区复制推广,物业投诉率同比下降58%,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百米”畅通无阻。顺河村丹江水供水管线的贯通,让1600名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教育医疗“双轮”并进。七星实验学校高中部的启用,澶水小学的落成,构建起“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的全链条教育体系。西湖医院投入运营,肿瘤医院开工建设,织密“15分钟医疗圈”,基层首诊率提升至65%,群众健康更有“医”靠。中医夜市惠及5000余人次,将岐黄之术化作街头巷尾的温暖守护。
在敢为善成中彰显担当本色
面对发展瓶颈,示范区以“有解思维”破冰前行。问题楼盘化解“攻坚战”中,2.02亿元“白名单”融资的争取,1651套住宅的如期交付,彰显政府担当。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的精准投放,既保留乡愁记忆,又升级居住品质,实现“留改拆”平衡。在生态环境保护战场,西湖水质稳定达Ⅲ类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2天,生态颜值转化为发展价值。
干部队伍的“作风革命”激荡发展活力。党员干部下沉项目一线,解决用地、审批等难题;2160人次失地农民技能培训,1430名新增技能人才的成长,构筑起人力资源“蓄水池”。12345热线3100余件诉求的100%办结,诠释着“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的庄严承诺。
在继往开来中锚定奋进坐标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示范区锚定“十四五”收官之年的战略方位,按照“创新引领、做强产业、完善功能、聚拢人气、增进财力”的工作思路,聚焦项目建设、产业强区、招商引资、城市提质、改革创新、民生保障、风险防控等七个方面,干字当头,担当作为,确保高质量建设“四个强区”。
——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示范区深入贯彻“项目为王”理念,全面打响项目建设攻坚战,以重点项目引领经济提质增效。今年计划实施37个重点项目,其中29个亿元以上项目、16个产业项目将完成投资51.6亿元,7个省市重点项目投资超32.5亿元。通过领导分包、每周调度等机制,确保23个新建项目上半年开工率达80%,14个续建项目2月底前全面复工,17个竣工项目按期投产。同步强化综合治税,力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争取专项债等资金8.5亿元,推动全年融资突破10亿元。消费扩容方面,示范区将发放重点领域消费券,开展“个转企、小升规”行动,支持龙湖夜游、班家小镇等文旅项目打造消费新场景,促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建立健全经济运行监测预警机制,由县级干部牵头成立专班,实施季度攻坚方案,确保主要指标稳居合理区间。通过精准调度、压实责任,推动有效投资、财税增收、消费回暖协同发力。
——突出产业强区“主攻点”。示范区锚定产业强区目标,以总部经济、文旅商贸、数字经济和高端制造为主攻方向,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在总部经济领域,重点推进企业总部大厦A座产业链招商,力争年内入驻率达80%,同步推动银保大厦金融保险产业集聚,加快市大数据中心投用,通过“飞地经济”模式构建特色总部集群。文旅产业聚焦年轻消费需求,实施“文旅+”战略:3月启动国家级水上运动基地二期,5月建成沉浸式艺术综合体,6月升级龙湖夜游品牌,联动市直部门推进龙湖片区综合提升,引进中青旅等龙头企业打造文旅产教融合新高地。数字经济方面,大数据智慧生态园将于年底全面建成,预计引进30家企业,可实现产值5亿元。防爆巡检机器人基地加速形成产业链,360人工智能基地与西农大数字生物科技园共建2000P算力集群。同时布局低空经济产业园,构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双轮驱动格局。
——强化招商引资“动力源”。示范区以招商引资为抓手,聚焦产业链精准发力,推动产业能级跃升。瞄准“国字号”、上市企业及行业龙头,抢抓产业转移机遇,谋划储备重大支撑项目,力争实现“引进一个龙头、带动整条链条”。实施延链补链工程,重点推进河南华盛知识产权、京东集团、中青旅等24个亿元以上项目签约落地,确保10亿、20亿、30亿级项目各突破1个。创新多元化招商模式,依托优必选、360集团等落地企业开展以商招商,深度挖掘生态伙伴资源;利用进博会等国家级平台拓展招商渠道,同步推进资本招商,发挥山湖集团与豫信电科产业基金效能,年内实现3家以上优质企业落地。建立“周动态、月通报、季考核”督导机制,强化24个新签约项目全流程服务,确保项目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等关键指标全面提升。
——做足城市提质“大文章”。示范区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全面推进城市提质工程。基础设施方面,实施孟春路等5条道路建设,疏通断头路完善路网;推进卫都大街雨水泵站等防涝工程,建成电力排管保障变电站投运,新增35处公交亭及口袋公园。商业配套提速奥特莱斯综合体建设,6月投用滨河商业街,盘活农贸市场打造邻里中心,规划环湖商业带和教育园区综合体。房地产市场抢抓“白名单”政策机遇,推动项目应进尽进,落实专项债支持存量盘活,引导开发低容积率高品质住房,创新“红色物业”管理模式。同步深化网格化治理,整合党建、应急等多网资源,开展八大环境整治行动,构建“小事不出网格”治理格局,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织密民生保障“幸福网”。示范区聚焦改革赋能、创新驱动、环境优化,全面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深化工程审批制度改革,推行服务前置、并联办理,年内处置批而未供土地200亩、闲置土地150亩;实施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3000万元,引导优必选、360集团等企业联合攻关产业关键技术。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构建企业诉求闭环解决机制,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设立“企业宁静日”保障每月26天无扰经营,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破解发展难题。同步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小微企业融资对接,以一流生态助力民营经济提质增效。
——筑牢风险防控“生命线”。安全生产方面,示范区深化“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依托监管平台强化隐患排查,重点整治燃气、消防、建筑工地等领域风险,同步提升防灾减灾和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债务风险防控上,落实“三增三降”化债措施,严控部门预算(运转类压减10%、特定目标类压减20%),盘活国有闲置资产以增强财政韧性。社会治理领域,创新运用“枫桥经验”化解信访积案,健全农民工欠薪治理体系,加大校园周边等重点区域巡逻力度,以“三零”创建为抓手筑牢平安防线。通过系统施策,示范区致力打造“平安金名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风劲帆满海天阔,奋楫潮头逐浪高。示范区正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新时代的坐标系中标注发展新高度。当2025年的曙光映照龙都大地,这片热土将继续以“示范之为”回答“时代之问”,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濮阳篇章!⑨
本报记者 侯科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