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华龙区新闻

擦亮民主“底色” 提升幸福“成色”

——华龙区九届人大六次会议谱写全过程人民民主新篇章

2025年2月20日至22日,华龙区九届人大六次会议圆满落幕。此次会议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核心理念,通过三项创新实践举措,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为新时代基层民主建设提供“华龙样本”。

广纳民意:居民议事代表列席添活力

为广泛吸纳民意,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居民议事代表列席。这些来自基层各个行业的议事代表,带着民众的心声与诉求走进会场,听取区政府、区人大、区法院、区检察院的工作报告,为大会增添了新视角,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体现了基层民主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张芳铭是去年当选的人民路街道首届居民议事代表之一,她表示:“去年,我被推选为首届街道居民议事代表,感到非常荣幸和骄傲。在街道居民议事会议上,我们听取了街道工作报告,还投票表决了街道的民生实事。原来觉得民主很高大上、离我们普通居民很远,现在感觉到民主就在身边,民主和我们是‘零距离’的。虽然与人大代表称号不同,但是感觉我们履职目标都一样,都是为人民群众代言,为群众谋幸福。”

同时,这次会议还邀请了不是人大代表的县级干部和区直各单位领导列席,搭建了人大与政府部门高效沟通的桥梁,便于实时回应关切、协同解决问题。会议期间,针对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建议,相关单位领导当场回应,提出解决方案与时间节点。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机制,有效避免了信息传递的延误与偏差,将以往可能拖沓数月的沟通协调流程大幅缩短,极大提升了工作效能。

成果展示:《向人民报告》亮成绩

区人大常委会连续三年以《向人民报告》的形式精心制作履职成果展示,向大会印发,这是区人大常委会开展新实践、新探索的重要载体,也是人大系统交流互鉴、提升履职实效的有力抓手。《向人民报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梳理了人大系统一年来的辛勤工作成果,从民生项目的扎实推进,如多个口袋公园顺利竣工,为居民营造了舒适宜居的环境;到政策法规监督的有效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加快发展养老服务”联动监督活动中督办的6类42项养老问题均得到有效解决和推进,全方位展示了人大系统积极为民发声、为民谋利的成绩。《向人民报告》不仅是对过去一年工作的高度总结,更是向全区人民交出的一份亮眼答卷,极大增强了人大工作的透明度与公信力。同时,它也如同一声激昂号角,激励着人大系统积蓄力量,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扎实的工作,踏上新的履职征程,持续助力华龙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规范履职:明确清单指引新方向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参加大会的人大代表收到一份《人大代表履职清单》(以下简称《清单》)。《清单》从会议和闭会两个时期,“参加会议和活动、提出议案建议、联系选民、监督‘一府一委两院’工作、学习提升”五个方面对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进行明确和细化。《清单》旨在通过明确履职内容、细化履职要求,推动代表履职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实效化,进一步加强代表履职管理和提升代表工作水平,切实发挥人大代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中的重要作用。这一举措不仅为代表履职提供了指引,而且便于群众监督,确保代表切实履行职责,将人民的期望转化为实际行动。

区人大代表、濮阳油田总医院兴隆医院院长陈迎表示:“这个履职26条和前期印发的代表百分制考核办法结合起来非常好。履职好不好,看看一年得分就知道。这个对我们来说是既有压力又有动力。”

区人大代表、濮阳市华通物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物业站站长申了霞说:“每两个月至少进网格联系1次网格员,每年参加1次以上执法检查等监督工作……《清单》让我们更加清楚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今后将严格按照要求履职,更好地为群众发声。”

此次人民代表大会的系列创新举措,是华龙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提升履职能力的生动体现,既激活了代表履职的“一池春水”,更架起了连通民意的“连心桥”。今后,华龙人大常委会将持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不断提升民主法治建设能力和水平,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贡献更多人大智慧和力量。⑨

本报记者 杜鹏 通讯员 高国庆

2025-03-06 ——华龙区九届人大六次会议谱写全过程人民民主新篇章 1 1 濮阳日报 c155552.html 1 擦亮民主“底色” 提升幸福“成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