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莹 通讯员 张子健 丁雨涵
近年来,南乐县持续强化基层党建和驻村帮扶力量,健全驻村干部“精准选派、靶向赋能、闭环管理”全链条机制,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驻村工作队伍,为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精准选派 把“硬队伍”送到振兴一线
南乐县聚焦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产业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按照“单位推荐+部门联审+组织备案”的筛选程序,确定人选,并坚持“能力顶配、任务匹配、专业搭配”的原则,根据派驻村需求和选派干部专业背景、工作经历、个人特长、单位资源等特点,科学搭配、动态调整,确保人尽其才、人岗相适。
“2024年以来,我县按照‘撤一补一’的方式,优化调整驻村第一书记33人、驻村工作队员76人,驻村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南乐县党建服务中心负责人秦石钢介绍。
靶向赋能 将“新知识”化为履职本领
“本次全省新任驻村干部任前培训班,就像一场及时雨,受用、解渴!来的时候全是问题,走的时候全是办法,回去以后,我要尽快将学到的好经验、好做法转化落地为村里的新成果、新变化。”中国工商银行南乐支行驻杨村乡前吉楼村第一书记杨永华说。
2月10日至12日,南乐县组织143名驻村干部参加全省新任驻村干部任前培训班,通过专题辅导、政策解读、案例教学等方式,帮助驻村干部明确职责任务、提升帮扶本领。同时,南乐县紧扣驻村工作实际和驻村干部知识、能力短板,量身定制“政策解读+实务操作”课程套餐,县级层面共举办专题培训班3期,培训驻村干部590余人次,切实增强了驻村干部履职能力。
闭环管理 用“铁规矩”压实帮扶责任
南乐县严格落实《濮阳市驻村第一书记管理办法》,成立6个督导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常态化明察暗访,对反馈问题动态跟踪、挂牌销号,做到“反馈一件、登记一件、兑现一件、销号一件”,实现问题整改闭环管理。同时,建立“日考勤、周例会、月抽评、年考核”工作机制,对存在问题的村进行通报,必要时按照程序对驻村干部进行调整,倒逼干部履职尽责。
日前,新一轮调整的省、市、县派驻村干部全部进村到岗,吹响了各级党政机关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集结号”,246名驻村干部如同火种般散开,在南乐的广袤乡野,处处涌动着开局起步的滚滚春潮,孕育着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
“乡村振兴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驻村帮扶需下久久为功之力。下一步,南乐县将持续优化驻村帮扶机制,协同各方力量,全力支持驻村帮扶工作,推动驻村干部在新时代的乡村舞台上肩负重要使命、夺取新的胜利,真正从‘驻村人’变为‘兴村人’。”南乐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王战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