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莹 通讯员 李天奇 马丽娜) “以前总觉得中医见效慢,没想到效果这么好!”3月4日,提起前一段看中医的经历,南乐县近德固镇村民李大爷感慨万千。
多年来,李大爷饱受腰椎间盘突出的困扰。近德固镇卫生院中医馆建成后,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去就诊。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李大爷的腰痛明显缓解,不仅能够正常行走,而且睡眠质量大大改善。
近年来,南乐县以中医馆建设为载体,着力推进“中医基层化”“基层中医化”,推动乡镇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实现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全覆盖,进一步畅通了中医药服务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规划先行。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将中医馆建设作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全面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行动计划。作为河南省首批项目试点,谷金楼镇卫生院中医馆在规划布局、服务模式等方面先行探索,为后续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保障跟进。在环境优化方面,统一中医馆装修风格,融入中医药文化元素,设置中医药文化展示区;在资金投入方面,近德固镇卫生院自筹28.81万元资金完成中医馆建设,其余11家乡镇卫生院通过中央转移支付资金与自筹资金相结合的方式,顺利完成建设任务。
技术赋能。按照“一馆一策”要求,着力完善中医馆功能布局,配备中医诊疗设备,各乡镇中医馆均能开展6类10项中医适宜技术服务,并通过发展特色诊疗和优势技术项目,拓展技术服务范围,就诊人次大幅增长。谷金楼镇卫生院、韩张镇卫生院、西邵乡卫生院、寺庄乡卫生院、千口镇卫生院等5家中医馆先后荣获“河南省示范中医馆”称号。2024年,南乐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82万余人次,其中中医药诊疗24万余人次,占比30.2%。
南乐县还通过人才引进招聘、加强培训、鼓励进修等措施,不断提升中医药人才队伍专业水平。据统计,2024年,南乐县组织参加市卫生健康委举办的仲景学堂基层中医经方临证能力提升培训班10人,参加省2024年中医馆骨干人才培训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