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中志协濮阳应急救援队队长吕利祥接到一通来自中华志愿者协会应急公益寻人寻亲部杭州救援队的求助电话,电话那头,传递的是一位97岁山东老兵李继申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思念。
李继申老人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烽火,后投身抗美援朝战场,与战友在枪林弹雨中生死与共。虽然已经退伍60余载,但他对老战友的思念却从未消减,尤其是家住濮阳县陈拐村的陈同军,更是李继申老人时常念叨的好兄弟。他牵挂着老战友如今的生活,想知道老战友是否有后代、过得好不好。这份思念在岁月中发酵,愈发浓烈。
了解老人的意愿后,中志协濮阳应急救援队第一时间与濮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取得联系,寻求支持与协助。随后,救援队队员马不停蹄奔赴濮阳县城关镇陈拐村,期望寻得有关陈同军的线索。
在陈拐村,救援队队员挨家挨户询问,哪怕是一句模糊回忆、一个相似名字都不放过。在陈拐村党支部委员张志鹏的帮助下,救援队队员找到了陈同军的二儿子陈自发。然而,现实却令人痛心——陈同军老人已离世10余年。
陈同军参加过淮海战役、上甘岭战役,后因伤致残退役。回到家乡后,他在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默默奉献数十年,为家乡建设献出了光和热。
随后,吕利祥给李继申老人的儿子李华打去视频电话,时隔半个多世纪,李继申终于与昔日战友的后代隔空对话。听着陈自发在电话中诉说父亲昔日的荣光,李继申老人声音哽咽:“我和你爸爸是过命的战友加兄弟。孩子,有啥困难告诉叔叔,叔叔帮你……”
目睹此情此景,中志协濮阳应急救援队队员表示:“抗美援朝老兵的英勇奉献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我们要将寻找老兵、关爱老兵、为老兵献爱心这一活动坚持下去,让英雄的晚年充满温暖与关爱。”⑨
本报记者 张岚岚 通讯员 胡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