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综合

(上接第一版)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课题组发布的资料显示,河南城乡发展还不够平衡和充分,城乡二元结构限制了城镇化的高质量推进。

濮阳之于河南,恰如河南之于中国。与全国、全省大多数城市一样,我市虽然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还有差距,这既是发展的短板,也是新的增长点,凸显了奋勇争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这道必答题,如何答好?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重在抓协同。”在市委八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万正峰的话掷地有声,“城乡融合发展是补齐我市农业农村短板的现实选择。要协同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差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将城乡作为一个整体协同筹划,濮阳有着深刻的理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能“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必须统筹推进。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以富民为导向,以产业为核心,我市落点“小场景”,见证“大主题”;找准“小切口”,做好“大文章”。

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硬联通”——

濮阳市作为全省农村供水“四化”的先行试点市,率先建成城乡一体化供水网络,城乡居民喝上甘甜丹江水。

从供水一体,到气化濮阳项目实施,再到农村路网规模扩大,濮阳不断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事业向农村覆盖。

改善乡村面貌,提升“软实力”——

从濮阳市城区出发,沿着京开大道向北行驶,30多分钟后便到达清丰县双庙乡“红色文化园”。2025年春节假期,这里游人如织,依托“冰雪运动+民俗演艺+文旅消费”的融合发展模式,交上了一份亮眼文旅答卷。

随着乡村全面振兴的深入推进实施,我市农村产业实现多元化发展,农村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等功能日益显现,涌现出濮阳县公西集、清丰县单拐、南乐县烟之东、范县毛楼、台前县姜庄、华龙区东北庄等一批特色乡村,吸引人们回流返乡、就业创业,这些都意味着巨大的消费潜能和创造动能。

壮大县域经济,共赴“致富路”——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 这一重要部署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

提振县域经济实力,坚持市域一盘棋,推动濮濮清同城化发展。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培育壮大濮阳县装备制造、清丰县现代家居、南乐县生物降解材料、范县化工新材料、台前县羽绒制品等优势产业集群。全面落实省支持台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意见,打造豫鲁毗邻地区公共服务“高地”、要素资源汇集“洼地”,建设豫鲁毗邻地区合作发展示范区。

可喜的变化显而易见,但濮阳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必须辩证看待“三农”工作面临形势,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在吃透用好政策、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城乡融合中,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勇往直前。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四高四争先”,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试想在不久的将来,区域协调、互促共进,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人们在龙都大地诗意地栖居,文明的暖意在群众心头静静地流淌。②④

2025-03-13 1 1 濮阳日报 c155925.html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