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乡村振兴

八公修桥处 “蝶变”展新姿

——濮阳县八公桥镇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这里,是濮阳县东南的千年古镇,传颂着八公修桥的动人传说;

这里,绵延着金银花海的馥郁芬芳,翻滚着花生田畴的丰收热浪;

这里,矗立着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标杆,崛起着静脉产业园的绿色循环集群;

这里,激荡着集思广益的智慧回响,传承着无私奉献的精神基因!

2024年,八公桥镇在各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以“强基固本筑底盘、扬优成势创特色、系统集成谋发展”为战略路径,锚定全面振兴总目标,聚力打好“三大攻坚战”:以产业升级夯实发展根基,以特色农业擦亮金字招牌,以循环经济激活绿色动能。全镇上下正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奋力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八公桥答卷。

2024年经济成绩单折射发展韧性:全年税收突破1900万元大关,达到1956.16万元,超目标进度9.65个百分点,创近3年新高;固定资产投资6722万元,实现正增长,逆势上扬1.7%;规上工业增加值1.5亿元,规模再攀新高;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971.6万元,同比跃升16.4%,展现强大内需潜力。

产业招商量质齐升。八公桥镇以“链式招商+精准服务”双轮驱动,实现项目建设“三个突破”。在建项目强动能。正在建设的中顺再生资源回收项目、恒晟再生资源回收项目、濮阳县生物质能源站污泥资源化处理项目和训达花生低温压榨同步制取花生蛋白粉等5个项目,总投资超3亿元,预计建成达产后可实现税收约1200万元,带动群众就业700余人。储备项目增后劲。计划实施的善工废电路板及废树脂粉回收再利用项目,预计投资1.4亿元,建成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2.9亿元,带动群众就业100余人。招商效能创新高。在谈的千喜鹤预制菜及中央厨房、天宏废纸再生等2个项目,预计总投资可达6.3亿元,目前2个项目均已完成初步考察,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农业产业化跃升新能级。八公桥镇以“三链同构”为抓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特色种植集群化。建成豫北最大金银花标准化基地7200亩;打造高油酸花生核心示范区9500亩;形成5000亩强筋小麦良种繁育带。养殖产业特色化。创新“水蛭+鱼虾”立体养殖模式,建成生态循环养殖塘320亩;建成省级种禽繁育基地,年供应优质鸡苗200万羽;推广使用智能化仔猪繁育技术,年产仔猪5万头。品牌建设成果丰硕。2024年,“根植”于八公桥镇的知名企业产品——濮阳花生(训达粮油股份有限公司)、濮阳金银花(濮阳县八公桥镇臣杰金银花种植农场)、濮阳鹅蛋(濮阳县众帮养殖有限公司)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产品名录”。

城乡融合发展实现新突破。八公桥镇实施“三大提升工程”,构建全域协同发展新格局。一是集镇功能提质工程。在2023年集镇提升的基础上,2024年又投入资金27万余元,对106国道集镇段墙面、路面、卫生间等公共设施进行了改造提升。二是和美乡村筑基工程。镇党委、镇政府引导各行政村积极开展和美乡村建设,在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户厕改造、村容村貌等方面进行逐步提升。2024年,全镇累计治理卫生死角、污水沟、坑塘、垃圾杂物等125处,整治空心院、拆除乱搭乱建、清理断壁残垣等89处,新增“一宅变四园”40处,完成户厕改造650座,人居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三是基础设施攻坚工程。“以工代赈”“一事一议”及乡村振兴等项目顺利完工,共计投资1300余万元,覆盖39个村的40个项目,惠及群众4万余人。

党的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强化理论武装。通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第一议题学习、干部夜校等方式,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内容,使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推动全镇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二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强化反腐倡廉预防体系建设,加大纠风减负力度,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三是推进“五星”支部建设。全镇以“党委统揽、村级争创、站所帮创、网格推进、考核评定”为建设步骤,成立各星建设工作专班,专题谋划指导各村跳起来“摘星”。2024年,该镇建设完成“五星”支部1个、“四星”支部6个、“三星”支部28个。

目之所及,皆是火热发展的图景;耳之所闻,皆是赶超跨越的铿锵之声。新时代新征程,八公桥镇正铆足干劲和闯劲,凝心聚力,奋发进取,朝着开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阔步前行。

全媒体记者 王献伟 通讯员 卢艳敏 文/图

2025-03-13 ——濮阳县八公桥镇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1 1 濮阳日报 c155950.html 1 八公修桥处 “蝶变”展新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