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华龙区中原办党工委以社区经济发展为中心,创新构建多元发展模式,通过搭建社区经济“微循环”体系,实现基层治理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
党建引领,构建协同发展新机制。升级组织架构。深化“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社会组织+共建单位”四级联动体系,建立党政主要领导“双组长”责任制,推行“周调度、月研判、季考核”工作机制,实现党建引领与社区经济同频共振。优化资源统筹。系统梳理社区闲置用房、公共服务空间等资源,形成“一社区一资产台账”,通过错时租赁、公益置换等方式,盘活5处共1800平方米空间载体,引入书法、舞蹈等10类社区服务项目,形成了“公益抵偿+市场运营”的双轨机制。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整合家政维修、养老托育等18项高频服务事项,实现居民需求“一站式”响应。
数字赋能,激活社区经济新动能。建设智慧平台。组织研发“干城社区智享生活”微信小程序,集成社区团购、家政预约等功能模块,接入小娟家政等12家本地企业,累计完成线上下单4.2万笔。建设全市首个社区直播基地,培育“书记带货”“商户云推介”等特色IP,2024年通过直播助农销售特色农产品,带动多名居民实现灵活就业。创新业态融合。京东社区试点推行夜市经济标准化管理,通过摊位分级收费、商户信用积分等机制,促使日均客流量显著提升、商户投诉率明显下降。顺河社区探索“空间换服务”模式,利用闲置场地引进社区食堂,为65岁以上老人提供优惠餐,同步开发净菜配送、家政保洁等增值服务。
民生导向,打造共建共享新格局。实现公益反哺。设立社区经济发展专项基金,将集体经济净利润的一部分定向投入充电桩安装、适老化改造等民生项目,2024年完成瑞景社区停车位扩建等12项惠民工程。开展“微心愿·微建议”民生实事认领活动,联动企业为低保家庭提供免费技能培训,相继开设母婴护理、电商运营等课程。建设品牌矩阵。推进“一居一品”差异化发展,玉东社区引进光伏发电项目,收入用于无物业小区治理;滨河社区打造“文创共享空间”,吸引多家工作室入驻并举办多场非遗体验活动。构建“社区电商+实体商业”融合生态,在玉北等社区试点建设智慧菜场、邻里中心等新业态,服务辖区群众。
(全媒体记者 王献伟 通讯员 黄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