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专刊·综合

利用情境图 助力拼音教学

市实验小学 程建芳

汉语拼音比较抽象,对于六七岁的学生来说比较乏味,学习起来有困难。单纯依靠重复的机械训练,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鉴于该年龄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对直观和形象的事物充满兴趣,情境图便成了一个极佳的教学突破口。

利用情境图激发学生的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但对故事的兴趣浓厚。

拼音教学《i u ü》一课时,我借助情景图,用故事的形式导入。在一个清澈的小河边,生长着两棵茂盛的大树,大树下有一座漂亮的房子,这里是小军的家。一天,小军和妈妈来到河边晾衣服(指衣服上的“i”形状),他看到河里一只乌龟在游泳(顺着乌龟壳画“u”的形状),一条小鱼跃出水面,头高高抬起,尾巴翘起来,还吐了两个水泡泡(顺着小鱼的身体画“ü”的形状),他高兴地对妈妈说:“妈妈,快看,小鱼跳舞啦!”

故事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i u ü”的音与形也在故事中一一展现,从抽象到具体,既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又通过图与字母建立联系,帮助他们轻松记忆,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有效学习。

利用情境图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在教学《j q x》一课时,出示情境图,让学生找到图中藏着哪些字母。学生很快找到了母鸡和蝴蝶的组合成了“j”、气球和线组合成“q”、西瓜的刀切印就是“x”。顺势我又让孩子根据图来编顺口溜:“鸡追蝴蝶jjj,七个气球qqq,刀切西瓜xxx。”这样的顺口溜不仅让学生快速记住了字母的音与形,还培养了孩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利用情境图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

色彩鲜艳、意境优美的情境图为学生提供了积累语言的机会。情境图吸引着学生,让他们有话可说,教学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将认识画面与丰富语言积累有机地融合起来。

在教学鼻韵母《ang eng ing ong》时,我充分利用情境图,指导学生观察,让学生找一找图中藏着的“ang eng ing ong”。学生瞪大眼睛仔细找,说出了许多词汇:窗户的“窗”、床上的“床”、台灯的“灯”、猫头鹰的“鹰”、婴儿的“婴”、钟表的“钟”……我及时引导他们把这些词语融进画面内容,并说一说:“你们看,晚上,风儿轻轻吹拂,弯弯的月儿——,它透过窗户看到——,妈妈的脸上——。墙上的猫头鹰钟表——,灯光是那么——,屋子里多么温馨呀!”引导说完后,再让学生自由说一说。就这样,利用情境图,他们学会了观察、学会了发现、学会了表达、学会了总结,在师生互动中丰富了语言的积累。刚开始,或许学生只能说出一句话,这时教师要给予充足的时间让他们练习,再给予适当的引导,长期训练下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就得到了提高。

部编版拼音教学中的情境图画面精美、情节完整、示音示形,是拼音教学的重要载体,它不仅承载着知识,更隐含了语文学习的情趣和方法。因此,在拼音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以情境图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富有趣味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情境图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学好拼音,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2025-03-18 市实验小学 程建芳 1 1 濮阳日报 c156141.html 1 利用情境图 助力拼音教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