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今年年初以来,华龙区人民法院以“数字赋能、改革破题”为路径,引入DeepSeek-R1(满血版)人工智能大模型,建立“华法如意”专属人工智能助手,搭建专属知识库,在知识整合、知识更新、权限安全及精准服务四大领域实现新突破,全面推动审判执行工作智能化、高效化。
知识整合:构建法律资源“全息图谱”
构建三维知识图谱体系。围绕审判主线,整合法律法规、典型案例等12类数据资源,构建“一案三关联”智能知识库,形成覆盖“法律条文—典型案例—实务经验”的立体化知识体系。同时,各部门指派专人进行知识收集、整理与筛选,将知识库细化为审判、执行、信访、调研、案例、规范性文件等类别,确保知识范围全覆盖。
建立动态知识更新机制。定期抓取法答网最新精品问答、案例库新入库案例,以及上级法院条线通报等各类实务材料并上传。截至目前,已上传257个文件1500余万字,及时将最新司法解释等纳入知识库。
定向优化训练实务模型。针对受理数大、上诉率高的案由,定向输入民间借贷纠纷、买卖合同纠纷、建工类案件的典型案例、专业书籍等材料,通过对抗训练提升模型实务理解能力。同时为防止出现通用大模型下的“AI幻觉数据”,设置“华法如意”在完成推理生成答案后附上数据来源,便于干警在使用过程中进行验证与校准,一旦发现数据源出现错误或需要更新,可在钉钉端及时提醒管理员进行管理、维护。
权限设置:分层管理筑牢数据安全屏障
确保平台数据安全。为保障数据与文件安全,依托一张网移动办案办公平台,建立人工智能助手,将核心数据库与公共网络隔离,后台设置使用范围仅限本院人员,确保数据全生命周期可控。
建立分级权限控制体系。在限制使用范围的基础上,对法官与书记员设置仅可在前端进行人工助手使用与检索;设置数据库维护专员,可在后台进行数据库维护更新,确保案件信息、数据隐私等敏感数据不外泄。
加强数据安全提醒。举办“DeepSeek在数字法院的应用探索与实践”专题培训活动,对数据安全问题进行专项强调与提醒;同时后台设置使用记录,生成操作日志,对于不规范使用情况及时进行提醒。
数智赋能:智能辅助助力审判质效提升
智能问答实现审判态势精准掌控。“华法如意”通过对专属知识库的深度学习,已基本掌握该院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可实现审执案件态势及质效指标的检索与分析,以及信访事项全貌生成等精准回答,可实时生成多维分析报告。例如:法官输入“分析我近三年审理案件及质效情况”,系统即可调取分析报告及相关数据,自动生成包含法官个人近三年的收结案情况、审理案由情况及核心质效指标的专项报告。截至目前,该人工智能助手已实现法官应用全覆盖,51名员额法官均主动使用并累计提问3000余次,日均访问量200余次。
法律检索构建“一站式”知识枢纽。采用“语义理解+要件分解”双模检索技术,支持法官自然语言查询。例如:在股权转让纠纷审理过程中,法官输入“未实缴出资股东转让责任”提示词,系统即时推送《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十八条、最高人民法院第15号指导案例及上级法院条线通报,同步生成包含请求权基础、证据审查要点的《法律适用备忘录》,将检索耗时压缩至15秒。在某劳动争议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官依据系统推送的5份调解案例,促成双方当庭达成和解,整个过程不到半个小时,办案流程不断优化、办案效率持续提升。
大数据统一司法裁判尺度。通过对案例库、法答网及上级法院条线通报的学习,法官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助手掌握裁判尺度,例如:输入“民间借贷纠纷裁判要旨”后,AI助手会根据入库案例、法答网问答及上级通报提供包含请求权基础、法律关系认定、证据采信标准、利息计算标准、刑民交叉情况处理等内容,同时提供关联法律法规链接。据统计,自AI助手上线后,该院已通过检索生成类案检索报告60份,因法律适用不当被改判案件同比减少30%,有效推动了法律适用统一。
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