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炼丹炉”里炼“神奇”

——从产品创新探寻濮耐高质量发展密码

本报记者 张岚岚 通讯员 范文江

3月20日,走进濮阳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濮耐”)钢铁事业部高温西厂的无碳钢包砖生产车间,只听机器隆隆轰鸣,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在这里,工人利用国际领先水平的自主创新技术,生产出绿色无碳又可抵御1600℃以上高温钢水侵蚀的钢包砖。

绿色无碳且无惧高温,这一块块“神奇”的小方砖是如何炼成的?

记者看到,在这个大型省级智能生产车间内,各道生产工序正在有序进行。工人在自动配料主机房输入生产参数等数据信息,随着气动阀“嗒嗒”作响,大型料罐内的原材料就进入了自动配料模式。配料成功后,科学配比的精细材料进入轰鸣作响的自动搅拌机,经机器搅拌均匀后流入模具进行震动成型。此时的浇注材料虽已具雏形,但还不具备抵御高温侵蚀的钢铁“灵魂”,经过低温养护和高温烘干环节的磨砺淬炼后,一块块环保又“硬核”的钢包砖才算正式出炉。

身披灰白色“外衣”的无碳钢包砖集合产品零碳且耐高温的双重特性,有效解决了传统耐火材料的高能耗问题。追溯这一产品的诞生历程,濮耐人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科研精神是无碳钢包砖“硬核”出道的关键。

李天清是濮耐技术中心研究院副院长。他与团队成员通过日复一日的科研攻关,发明了精炼钢包用绿色低碳系列耐火材料技术。该技术目前属于国际领先水平技术成果,而无碳钢包砖就是这一技术应用所孕育的产品之一。

“无碳钢包砖既具备绿色无碳的特性,又能抵御1600℃以上钢水侵蚀,关键在于我们对原材料的优化设计和对工艺的不断改进。”李天清介绍,为实现产品的无碳特性,他与团队成员对原材料进行日复一日的优化选择和反复论证,最终优选出环保低碳甚至无碳的材料。而且,在生产过程中,既要让产品满足耐高温特性,又要将能源消耗降至最低。他介绍:“传统烘干工艺需要450℃的温度。经过反复试验和改进技术,我们在200℃的环境下就能完成无碳钢包砖的烘干过程,显著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针对目前精炼钢包内衬不能满足优质钢冶炼,以及精炼钢包用耐火材料综合能耗高、碳排放量大等行业共性问题,李天清与团队成员通过反复的研究、试验、推翻、再研究与论证等过程,经历许多个不眠之夜、数不清的方案调整、数十次的工艺试验,才最终实现了这一技术的成功突破。这不仅解决了传统耐火材料的高能耗问题,而且显著提升了钢铁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低碳排放,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目前,精炼钢包用绿色低碳系列耐火材料产品正在被国内外大力推广应用。自2023年以来,该系列新产品销售额超过1亿元,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大大提升了濮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精炼钢包用绿色低碳系列耐火材料技术研发过程中的合作精神,以及对技术创新的不懈追求,鲜明体现了全体濮耐人创新发展的价值追求。

2024年,濮耐持续强化自主创新,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取得了多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成果,如精炼钢包用绿色低碳系列耐火材料技术集成与应用、微晶菱镁矿制备高品质氧化镁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下转第三版)

2025-03-25 ——从产品创新探寻濮耐高质量发展密码 1 1 濮阳日报 c156534.html 1 “炼丹炉”里炼“神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