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濮阳县,经济数据“攀升”、民生答卷“亮眼”、改革步伐“生风”——全县生产总值突破336亿元;制造业产值完成138亿元,增长9.2%;前14期“三个一批”项目落地174个,数量与投资额稳居全市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93元,增长8.7%,位居全市第一,在全市高质量发展观摩活动中稳居前列,在全市综合考评中制造业倍增行动、先进制造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暨重点项目建设等16个单项工作名列前茅。这份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背后,凝聚着濮阳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赵岩的辛勤付出与默默奉献。作为濮阳市“新时代担当作为好干部”,他以务实进取的作风,为这座千年古县的稳步前行注入了强劲动力。
“项目为王”点燃产业强引擎
走进濮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巴德富环保新材料项目车间内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正有序赶制订单。“从开工到投产比原定节点提前了3个多月,赵副县长带着专班每周现场办公,连用电成本每年都帮我们4家企业省下了400余万元!”企业负责人感慨道。这样的速度,正是赵岩狠抓项目的缩影,也是濮阳县上下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一个生动写照。
2024年,赵岩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钉钉子”精神破解发展梗阻:全年召开33次重点项目调度会,调度项目350余个次,拔掉土地、审批、融资等“硬钉子”400余个。在他的推动下,49个省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超年度计划35%,31个“三个一批”项目提前投产,更成功争取37.9亿元政策性资金,为246个储备项目注入“强心剂”。“抓项目就是抓未来!”赵岩的笔记本上,这句话被重重画上了红线。
“刀刃向内”闯出改革新天地
“半天搞定企业变更,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濮阳市腾辉建筑劳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董先生提起“代位变更”服务连连点赞。这项让企业少跑腿的高效服务举措,源自赵岩力推的“放管服效”改革。如今,240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全面落地,办事指南清晰易懂,群众推开一扇窗就能办成所有事。
在国企改革战场,赵岩同样敢啃“硬骨头”。他主导开州集团、华濮公司市场化转型,创新融资模式,盘活低效资产,2024年通过停车场经营权盘活等举措增收9.31亿元,化解政府与企业债务超70亿元。“改革不是绣花枕头,要改出真金白银!”赵岩的这句话,在当地干部中引发了强烈共鸣。
“民生温度”托起百姓幸福感
零工市场里,45岁的电工张师傅刚签完日结工合同:“以前蹲马路等活儿,现在零工驿站能提供岗位信息,还能帮我们学技能!”赵岩推动建设的“1+S+X+C”就业服务网络,让25个零工驿站成为3000余人的“幸福加油站”。2024年,全县发放创业贷款2.2亿元,新增技能人才1.42万人,城镇就业人数突破1万人大关。
从老旧小区改造到乡村道路升级,10大件24项民生实事年度目标全部兑现,每一项都掷地有声,每一项都深得民心。在赵岩的日程表上,每周三固定是“民生调研日”。“发展数据再漂亮,也要让老百姓看得清楚、感受得到,这才是我们工作的最高追求。”他常对干部这样说。
“底线思维”筑牢发展安全网
安全生产监管中心的大屏上,重点企业风险等级实时显示“红黄绿”三色预警。“这套分级管控系统让我们有的放矢。”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赵岩主导推动的“三色管理法”使重点领域各类风险隐患管控更加精准。在债务风险化解中,通过发行7.8亿元境外债等举措,既守住了风险底线,又保住了发展速度。
百舸争流展新姿,借海扬帆启新程。“成绩是对过往努力的肯定,但未来的路还很长,服务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奋勇争先、再创新辉煌。”赵岩掷地有声地表示,将以荣誉为鞭策,坚持干字当头,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攻坚克难的坚定意志,勇挑重担、砥砺前行,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濮阳县实践中展现新担当、作出新作为。⑩本报记者 宋仁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