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社会·民生

“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

——市气象局回应公众关注的气象话题

本报记者 张西恒 通讯员 王聪 赵桂芳

每年3月23日为世界气象日,旨在唤起人们对气象工作的重视和热爱,推广气象学在航空、航海、水利、农业和人类其他活动方面的应用,今年的主题为“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

面对常见气象灾害,市民应如何应对?去年我市气温与降水情况如何?针对公众关注的气象话题,记者采访了市气象局工作人员。

大风预警信号如何分级?

据市气象局工作人员介绍,大风预警信号分为四级(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蓝色预警:24小时内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黄色预警:12小时内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橙色预警:6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阵风11级以上);红色预警:6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阵风13级以上)。

市民收到大风蓝色预警后,需关好门窗,加固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妥善安置室外物品;人们应减少骑自行车,避免在广告牌、临时建筑下逗留。

暴雨预警如何应对?

暴雨预警同样分为蓝、黄、橙、红四级,不同级别对应不同防御措施。

蓝色预警:建议待在室内并远离窗户;室外避免树下避雨,勿持金属物品或接打手机。黄色预警:车辆避免涉水行驶,暴雨后及时将车移至高处;切断低洼地带电源,暂停户外作业,转移至安全场所。橙色、红色预警:警惕江河水位上涨、交通中断等灾害,山区、河流附近人员应立即撤离;驾驶员若遇积水迅速汇集,应弃车避险。

暴雨频发与气候变暖有关吗?

去年我市暴雨灾害多发,公众关切是否与气候变暖相关。市气象局工作人员称,虽难以将单一极端天气归因于气候变暖,但研究表明,气候变暖会加剧高温、暴雨等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强度。

2024年濮阳气象数据盘点

气温:全市年均温15.4℃,较常年(13.9℃)偏高1.5℃。春季异常偏高3.0℃;极端高温40.5℃(范县,6月13日),极端低温-11.9℃(濮阳县,1月23日)。

降水:年均降水量555.8毫米,较常年略少9.0毫米,但时空分布不均。冬季偏多222%,春季偏少51%;最长连续降水6天(濮阳县),最长无降水36天(濮阳县)。

日照:全市日照2216.5小时,较常年偏多49.7小时,但区域差异显著。清丰、范县、南乐县偏多,濮阳县、台前县偏少。

2024年度典型气象事件

大风:3次大风天气,最大风速23.5米/小时(南乐杨村站),致农业设施受损。

寒潮:2次大范围寒潮(1月23日、12月22日),最低温-11.9℃,影响能源、交通及农业。

干旱:4月中旬至6月下旬初夏干旱,影响夏玉米播种;11月中旬至12月底冬季干旱,不利冬小麦越冬。

高温:3次阶段性高温,6月13日范县达40.5℃,对电力、交通及群众生活造成压力。

市气象局提醒,在极端天气频发的背景下,市民需关注预警信息,科学防范灾害,共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⑩

2025-03-25 ——市气象局回应公众关注的气象话题 1 1 濮阳日报 c156553.html 1 “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