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社会·民生

(上接第一版)

(上接第一版)

今年,市水利局将持续巩固供水“四化”成果,加快推进农村末端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开展城乡供水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形成黄河水和丹江水双水源互为补充、地下水作为备用水源的多水源城乡供水体系,全方位筑牢城乡供水安全防线,让群众喝上“放心水”、用上“顺心水”。

河长制治出碧水清波

春日暖阳下,在金堤河国家湿地公园,波光粼粼的河水、绿树掩映的河堤、追逐嬉戏的孩童、悠闲散步的老人、掠过水面的水鸟,一幅人与水和谐共处、水与城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跃入眼帘。

“曾经的金堤河,两岸遍布养殖场、垃圾场、砖窑厂,杂草丛生、污水横流,群众怨声载道。现在的金堤河,是一个集湿地生态观光、湿地科普宣教、滨水休闲度假、湿地文化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园,也是湿地保护的‘河南样板’。”濮阳县水利局负责同志说,这样的转变,源于河长制的深化创新。

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河长巡河履职,市、县、乡、村四级河长2400余人真正动起来、走下去,开展汛期巡河检查,排查风险隐患,解决存在问题,“河长+”工作机制逐步完善,“携手清四乱 保护母亲河”行动扎实开展,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持续推进,黄河流域“清四乱”成绩显著,整治河湖“四乱”问题1000余个,多年难以根除的黄河滩区26个砖瓦窑厂全部拆除,河湖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大力推进美丽幸福河湖创建工作,全市累计建成12处省市级幸福河湖,其中黄河台前县段被命名为“省级美丽幸福黄河”。

“今年,我们将一以贯之落实好河长制,全力打造幸福河湖,持续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持续做好水土保持,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水资源保障有序有力

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所谓“有多少汤泡多少馍”,就是要将水资源开发利用限定在水资源承载力范围内,做到以水定城、量水而行。

2024年,我市坚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深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全市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为54.49立方米、10.65立方米,较2020年分别降低32.3%、59.04%,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为保障用水需求,我市完成《濮阳市黄河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编制,为工业用水优化出8000万立方米水指标;与安阳市签订南水北调水量交易协议书,水权交易实现“零”突破;成功获批每年973万立方米卫河取水权,改变了过去“卫河有水不能取用”的局面。“十四五”以来,全市共引黄河水29.1亿立方米、南水北调水5.9亿立方米。引黄入冀、引黄入鲁工程累计向河北、山东供水40.8亿立方米,彰显了濮阳担当。

生态流量是维系河湖生态功能、控制水资源开发强度的重要举措。我市强化生态水调度,完成主要河道水量分配,年向河道生态调水7400多万立方米,生态流量保障体系初步构建。

在强化地下水管理方面,我市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有效扭转了我市近20年来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的不利局面,自2021年10月以来我市地下水水位实现持续回升,全市浅层、深层地下水水位分别上升2.89米、2.32米。在水利部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超采区划定过程中,我市全域退出深层地下水超采区范围。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河湖面貌、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群众喝上放心水,生产用上节约水,乡村引来幸福水,水支撑能力不断提升,一幅人水和谐的美好画卷在龙都大地徐徐铺展。⑩

2025-03-27 1 1 濮阳日报 c156734.html 1 (上接第一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