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深化社区治理,近年来,范县栖凤楼办始终坚持“做强党建、做实治理、做优服务”的工作思路,积极探寻破题新路径,不断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提高基层治理效能。
一是整合资源,发挥共建联建作用。按照“就近报到、服务群众”的原则,顾城、汉兴2个社区党支部与周边17个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通过建立党组织“项目库”、党员“岗位库”,让更多在职党员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同时,建立在职党员信息库和问题需求台账,联合党组织、党员累计开展慰问活动300余次,真正实现“党员在身边,服务零距离”。
二是多方参与,完善治理运行体系。坚持一体化管理,用活社区“三员三队+N”队伍,健全“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网格体系。创新“五色”档案管理模式,组织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各小区走访排查,以色彩分类确定5种颜色代表不同居民类别:红色代表党员家庭、黄色代表一般家庭、粉色代表租赁户、蓝色代表特殊群体、绿色代表未入住户,通过红、黄、粉、蓝、绿5种颜色对社区居民进行精细化管理,并将纸质档案数字化,确保档案信息的时效性。同时,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主阵地,以“志愿服务站”为载体,开展涵盖文化体育、卫生健康、民生服务、矛盾调解、志愿服务、隐患排查等方面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130余次,破解楼道杂物、飞线充电、私拉乱扯等社区治理难题352件,彻底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是创新探索,提升社区治理高度。依托党群服务中心主阵地,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多渠道倾听居民心声,广泛征集居民诉求,通过制作“心愿墙”、张贴“心愿卡”等方式,收集居民“微心愿”“微诉求”120个,真正实现“微心愿”承载起“大幸福”。
栖凤楼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聚焦“四高四争先”要求,以“服务小切口解锁大民生”为目标,不断优化服务功能,提高工作效能,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王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