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勇担时代重任 矢志科技创新

——记“新时代担当作为好干部”提名奖获得者张永胜

2024年,濮阳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学院”)执行院长、龙都化工新材料实验室副主任张永胜紧紧围绕制造强市战略,聚焦科技创新优势领域,以建设全市科技创新先锋队和主力军为目标,扎根产业、真抓实干,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科研实体,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效能,推动濮阳产业转型升级,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敢闯敢干

勇挑省实验室建设重担

“创建省实验室对促进和加速我市化工产业发展,意义十分重大,机遇千载难逢。市委、市政府明确市科学院作为筹建龙都化工新材料实验室的牵头单位。”张永胜告诉记者,接此重任后,他立刻组织市科学院干部职工快速响应,全力投入省实验室筹建工作。通过多次外出考察学习,征求相关领域院士专家意见,精心编制实验室筹建方案并论证等一系列准备,龙都化工新材料实验室于2024年2月28日在郑州顺利揭牌。自此,我市省实验室建设实现“零的突破”。

龙都化工新材料实验室揭牌以来,张永胜按照“边建设、边聚才、边科研、边出成果”的工作原则,成立理事会、学术委员会、战略咨询委员会,并完善章程、人才引育等规章制度,组建高层次人才团队,凝练研发课题,完成实验室总部基础设施建设,实验室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运营轨道。张永胜说,龙都化工新材料实验室起步即冲刺,扎实推进完善“1+4+3+N”运行模式,即:1个聚焦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策源的实验室总部;围绕4个研究方向设立四大科创中心,将创新触角延伸至生产一线;建设3个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加快优秀科研成果的验证和孵化;布局N个协同创新中心,完善创新链条,从而形成产业共振,带动集群发展。

善谋会干

多点发力激发创新活力

濮阳因油而建、向油而兴,形成了体系完备、门类齐全的化工产业基础。但随着油气资源减少,濮阳面临资源枯竭、发展动能不足等困境。因此,努力闯出一条符合濮阳实际的转型发展新路子,成了近年来我市不断努力的方向。

为抢抓科技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张永胜主动对接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和国内知名高等院校,与中国林科院林化所等签订合作协议,加强人才交流、创新资源共享等方面协作,强化科技创新对濮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先后组织90余名院士专家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技术研讨会20余次,并建立“科技成果库”“专家人才库”“技术需求库”,将优势的科研资源与企业创新力量紧密结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张永胜表示,截至目前,在市科学院推动下,我市已引进以中国工程院蒋剑春院士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0个;积极探索“项目+人才”机制,引进科研博士1名、双一流高校硕士研究生10名,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服务在研发一线。

真抓实干

精准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张永胜深知,只有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才能进一步巩固领先地位,推动优势产业延链强链,促进产业高质高效发展。因此,他按照“企业出题、实验室解题”的思路,充分发挥省实验室作为高能级平台的创新资源集聚作用和原始创新能力,结合濮阳产业发展需求,不断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实现突破。

张永胜将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作为检验科技创新成效的金标准,推动省实验室首年出成果。与河南省君恒实业集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中原石化联合承担了“生物基PE和PP生产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开发的国内首个生物基聚烯烃产品成功打破国外垄断,国内国际市场反响良好;先后开展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中试项目4个,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国内领先的新产品3个,其中1项为全国首创。⑩

本报记者 张迪

2025-04-01 ——记“新时代担当作为好干部”提名奖获得者张永胜 1 1 濮阳日报 c156864.html 1 勇担时代重任 矢志科技创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