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张洪中 通讯员 王博) 3月22日,市中级人民法院组织开展“走进濮阳法院 感受公平正义”公众开放日活动,公开开庭审理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民事二审案件。通过网络报名的50余名群众和部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共同参与。
9时许,旁听群众有序通过法警的安全检查,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大家先后参观了法院文化墙、诉讼服务中心、大要案审判法庭、少年审判法庭、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室等,实地了解“一站式”诉讼服务机制和智慧法院建设成果。
沉浸式体验庭审威严。庭审前,工作人员向旁听群众发放了案情简介、相关法律规定等材料。庭审中,伴随法槌敲响,在审判长主持下,整个庭审现场严肃规范、节奏紧凑、秩序井然。庭审过程中,举证、质证、辩论环环相扣,严谨有序、程序规范,旁听人员神情专注、认真聆听,沉浸式参与庭审全流程。“我今年正在备战法考,旁听真实的庭审,能够让书本上的法律法规更具象化,这场实践课比10节网课都生动。”参与旁听的群众对公众开放日活动赞誉有加。
多元调解机制释放效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特邀监督员”全程参与,与法官共筑“情理法”交融的调解阵地。法官积极向民事纠纷双方当事人释明《民法典》中对“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的法律规定,坚持法理与情理双管齐下,引导双方尝试换位思考,将冰冷的数字转化为温情的劝解。
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主审法官的共同努力下,责任纠纷大部分争议事实得到了双方认可,案件审理取得了重大进展。“法律是底线,是准绳,但人情是纽带,化解矛盾更需要人心的温度。”市人大代表杨善卿表示。
据悉,“走进濮阳法院 感受公平正义”公众开放日活动是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公开的特色品牌,通过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观法院、旁听庭审、开展模拟法庭等多种方式,让公众“零距离”感受法律权威和司法公正。截至目前,该活动已累计举办32场,吸引170余万人次线上线下参与。下一步,市中级人民法院将持续拓展“观摩庭审+模拟法庭+执行直播”等多元化形式,搭建让群众“零距离”感受阳光司法的桥梁,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推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