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巧手匠心解难题

“杨技师,下次有好的发明创造,请务必优先考虑我们巡检班。每次您的发明都能迅速且高效地解决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3月27日,在中原油田地面工程抢维修中心濮东注采二工区的技师工作站门口,该区注采巡检三班副组长程春刚正在学习如何组装管杆搬运车,并对这项发明的创造者、技师工作站主任技师杨斌表示由衷的赞赏。

就在前不久,注采巡检三班接到了更换600米气管线的任务。清晨6点,班组成员就开始忙碌起来,横跨3个计量站的气管线经过12小时的努力奋战,直至下午6点才完成任务。在参与此次更换工作的过程中,杨斌意识到气管线过于沉重,通常需要4至5人才能移动到位。于是他想到:“为何不在管线上安装4个轮子呢?”

次日,杨斌立即组织技术工作站的10名技师进行研讨。团队集思广益后决定采用杠杆原理,将管线抬起后,为它安装固定“皮带”,使用废旧卡子改造成管线固定器,并用金属锁紧扣锁定。此外,他们还利用废旧管线制作了一个带轮子的小推车,使得管线固定器能够实现360度旋转。这样,一种简易便携的管杆搬运车就此诞生了。

在杨斌的带领下,这10名技师加班加点制作出16套这样的搬运车,并配置给了各个注采巡检班组。结果表明,现在单根管线的搬运仅需两人即可完成,不仅减少了4个人力需求,而且缩短了搬运时间,提高了300%的运送效率,同时大大降低了搬运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据了解,这个由10名技术骨干组成的技师攻关团队自2018年成立以来,以技师工作站作为活动平台,7年间累计创造了超过80万元的经济效益,研制出包括抽油机盘根快加装置、悬绳器垂直对中调整器、高强度可拆式油嘴等在内的多项创新发明,有力推动了工区效益提升。⑩

本报记者 史式灿 通讯员 王媛

2025-04-03 1 1 濮阳日报 c157174.html 1 巧手匠心解难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