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促进学校体育教育,市油田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积极响应市教育局《关于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展两小时综合体育活动的通知》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从顶层设计到一线实践层层推进,构建“科学化、制度化、常态化”的体育活动锻炼体系,确保全体学生每天开展综合体育活动两小时,强身健体,五育并举。
领导高度重视,科学部署,夯实体育教育根基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科学部署,压实责任链条,确保政策落地施行。将“每天开展两小时综合体育活动”纳入年度重点工作,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体育教研组、年级主任、班主任共同参与的专项工作组,形成“校长牵头抓总—分管副校长督导落实—体育组科学规划—年级主任统管—班主任协同配合”的全链条责任体系。根据全员参与、跨学科、安全有序的原则,制定了《濮阳市油田第一小学教育集团阳光体育活动实施方案》,确保了每位学生不少于两小时的综合体育活动。校长重点强调:全体教师一定要提高认识。体育锻炼是学生成长的基石,必须确保时间、质量双达标,让每个孩子走出课室、走向户外,享受阳光、健康成长。
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创新体育教育课堂
新学期开学,全校更换了新课表,落实每班每天1节体育课。师资短缺,多方联动补缺口。学校充分调研,确定了“重构校园时空,深挖内潜,全员联动”的实施思路,重新调整了教师分工,缩减语文、数学课时,保证了每个班每天1节体育课。学校开展跨学科培训,通过“全员体育教师计划”,对文化课教师开展基础体育教学培训,班主任兼任体育活动指导员,形成“主科教师+体育专长教师”协作教学机制。
学校体育教研组牢牢树立健康第一理念,积极构建“基础课程+特色项目+个性锻炼+家校联动”的“四维一体”体育活动体系,大胆创新实践,确保体育课堂教学科学、有趣、有效。在教学中推行分层竞技模式,推行“课课有比赛”,每节体育课10分钟组织小组对抗赛,如5v5篮球、分组接力跑、体育游戏等。建立“体育作业清单”,鼓励学生每日完成跳绳打卡、家庭体能游戏等任务。
体育教师注重体育技能技巧的讲解与示范,注重体育教学趣味性、实效性,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采用情景化教学、游戏化教学、小组合作等方法,大大提升了体育教学课堂质量。如秦琴老师的韵律操教学将音乐与身体动作完美融合,加入了形态训练和创意编排,其欢快的音乐、多样的动作和节奏,使学生锻炼的过程充满了愉悦和美感。王鹏老师的体育课,将立定跳远与红色长征题材结合,从情境设置、训练方式、考核评价等角度进行了创新,让学生在体育课堂既感受到了长征精神,又强健了体魄,增强了体质。
快乐大课间,精彩纷呈,活力激情溢满校园
上午9:50-10:20、下午3:40-4:10是学校的大课间时间。学校场地不足,推行项目轮换模式,将大课间活动拆分为上午“眼保健操、绳操、韵律操(30分钟)+下午跑步专项训练(30分钟)”。学校领导亲自带操和锻炼,教师主动跑操,整齐的队伍,响亮的口号,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全校师生掀起了锻炼的热潮。
学校充分挖掘中华传统体育类和新兴体育类运动项目。课间10分钟,学生们更是根据爱好充分释放,打羽毛球、踢足球、篮球比赛、投掷沙包、跳方格、跳大绳等,项目丰富多彩,校园里快乐飞扬,激情飞扬,活力满满!
运动特色鲜明,体育拓展,社团活动展风采
除常规的大课间锻炼和10分钟课间活动外,学校还增设了花样跳绳、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等特色项目,长期训练,培养了学生体育特长,磨炼了意志品质,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学校还筹划在春季运动会上增设这些特色项目比赛,进一步促进学生多样化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发展。
“每天综合体育活动两小时”活动的开展,将“体育强国”理念深植校园;每天两小时的体育时光,成为撬动五育融合的有力支点;每天两小时的体育锻炼,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爱,养成了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快乐发展。
市油田第一小学将以此项工作为契机,为建设教育强国夯基加力,推动学校全面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