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袁冰洁) 人人都喜欢花,但有一种“花”却让人烦恼,它就是杨絮、柳絮。如何治理杨柳飞絮呢?记者近日从市林业局了解到,市城市管理局、市林业局联合印发《濮阳市主城区杨柳飞絮治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全力做好主城区杨柳飞絮治理工作,为市民营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未来,我市杨柳飞絮有望逐年减少。
我市治理飞絮的基本原则,是既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又要标本兼治科学施策、多策并举有序推进。杨柳树作为优良乡土树种,为我市国土绿化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市在巩固国土绿化成果的前提下,以解决市民生态需求、增加绿色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集中力量解决杨柳飞絮问题。坚持长期规划与近期效果结合,生态建设与环境宜人并重,严控杨柳雌株飞絮树种比例,增加适生长寿树种比例。调整优化现有绿化结构,增强树木结构稳定性,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杜绝借治理之名“一刀切”砍伐树木。通过监测预报、树种更新、树冠喷淋、合理修剪、洒水抑制、及时清扫等综合防治措施,同时突出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逐步减少飞絮量,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
根据《方案》,我市将以市环城公路(大广高速、G342北环路、S209东环路、S101南环路)以内主城区约2.75万株杨柳树为重点,并将主城区边缘的防护林、用材林等林业工程4552亩杨柳树同步纳入治理范围。园林绿化和林业部门定期对杨柳雌株物候期进行监测,并组织专家研判,确定飞絮始发期、高发期及不同树种飞絮期等,提出预防技术措施。全面调查产生飞絮的树木、林地位置和发生规律,合力推进飞絮治理工作。在飞絮发生期,采取高压水枪喷淋树冠、喷洒飞絮抑制剂等方式减少飞絮,积极协调、指导城区边缘防护林、用材林重点区域的相关责任部门单位跟进飞絮治理工作,减少飞絮进入城区。统筹协调园林和环卫部门,对绿地和道路内的飞絮飞落物,及时采取喷水湿化和清理措施,减少飞絮的不利影响。
在此基础上,全面推广市园林部门已取得的成功经验,科学应用化学抑花药剂注施措施,采取花后对杨柳雌株注射抑花剂措施,抑制花芽形成,减少来年雌株开花。增加树木修剪频次,通过合理修剪,减缓树木老化飞絮。林业部门争取3至5年内对西部防护林带南段、黄河东路防护林带、濮水路防护林带、北环路防护林带、金堤河防护林带、濮范高速防护林带、大广高速防护林带、城东防护林带、引黄入冀渠防护林带,以及其他各类林业工程项目中已成熟、老化的用材杨柳树,尤其是雌株,逐年进行有计划采伐、间伐更新,更换其他无飞絮污染树种。
《方案》强调,在治理飞絮中要做到科学绿化,源头控制。园林绿化和林业部门在国土绿化过程中,要科学配置造林树种,大力营造以楸树、白蜡、国槐等污染少、见效快的乡土树种为主的树木结构,建立稳定的植物群落,丰富树种多样性,有效避免单一树种引起的杨柳飞絮危害。加强对在圃杨柳苗木的统计摸底工作,积极引导育苗基地繁育生产杨柳雄株,逐步控制杨柳雌株增量。要依托主城区杨柳飞絮治理成效,科学制定《杨柳飞絮防控技术标准》,形成标准化治理模式,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建立完善杨树种质资源体系,引进并推广杨树雄株良种,促进林业树木品种更新换代。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