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寻芳华龙区,无边光景处处“新”。
漫步于华龙区,这片沃土上正在奏响机器轰鸣与清晰蝉鸣交相呼应的“制造业倍增交响曲”。这个“新”,是新发展理念的落地有力,是新动能激发的无限活力,是新经济迸发的磅礴动力,是因“新”而兴的热度、力度和速度。
当“双轮驱动”领航高质量发展的新战略挥毫泼墨于新蓝图,华龙区打开了制造业倍增的“新窗口”,向着新时代奔腾而来。
赴而为奔,跃起为腾。
展阅华龙区制造业画卷,一组数据振奋人心——
2025年1至3月份,制造业完成投资 1.67 亿元,累计产值6.31亿元,增速14.3%,累计增加值1.24亿元,同比增长19.6%,“华龙制造”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持续提升。
这一“奔”,是华龙区制造业砥砺前行的见证,这一“跃”,更是华龙区制造业浴火重生的注脚。
“氢”新名片 “链”出未来
近年来,华龙区传统制造业不断优化升级,新兴产业日益发展壮大,一条“双轮驱动”领航高质量发展的“奋斗”之路逐渐清晰。坚持把绿色发展、高端制造作为主攻方向,积极围绕“四新”“两能”产业谋篇布局,以建设郑汴洛濮氢走廊为契机,深耕氢能产业链,先后实施了中沁泰康氢能产业园、国鸿氢能氢燃料电池、氢能研究院等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构建氢能“制运储加用”全产业链,实现氢能产业发展“从无到有”“换道领跑”。
4月10日,记者走进中沁泰康科技有限公司,被称为氢燃料电池的“心脏”的电堆正在迭代研发。电堆所包含的质子交换膜、双极板是氢燃料电池产业链的技术核心、成本核心。目前,50千瓦至120千瓦氢燃料电池系统均已通过国家机动车检测中心测试,并实现量产;18吨氢燃料电池洒水扫地车、70千瓦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已在濮阳市城区投入使用。
“恭喜你,你的甲状腺很健康。”4月10日下午,濮阳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院体验室,工作人员利用人工智能超声辅助诊断系统,不到3分钟即给出体验者的健康报告。类似的“黑科技”,在该院智慧展厅还有很多:将手臂放在血管显像仪下,隔着衣服也能清晰地看到主动脉和毛细血管分布情况;仅用45秒,中医AI机器人就能通过面诊给出12项健康指标;疾病筛查、诊断和微创手术,可通过人工智能的帮助精准完成。
“AI辅助诊断不仅可大大缩短看病时间,而且能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疾病,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让群众少跑腿、看好病、便宜看病。”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濮阳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孔德兴说道。(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