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调解员,让我们拿到了久违的工资!”近日,在濮阳县社会矛盾调处中心,郎中乡农民工郎某将一面印有“大公无私 一心为民”字样的锦旗递到调解员手中。这面锦旗不仅承载着群众的信任,更彰显了该县创新构建“分级分类管理+全链条闭环处置”治理体系的显著成效。
近年来,濮阳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创新“三诊三合”矛盾化解机制,构建“分级分类管理+全链条闭环处置”治理体系,实现刑事案件数量同比下降28.96%、连续16个月保持命案“零发生”,3年蝉联“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称号。
智治矩阵强基。该县投资建设县级综治中心,整合公安、司法、住建等15个部门资源,打造集诉讼服务、信访接待、矛盾调解等五大功能于一体的“五中心合一”平台。通过“常驻+轮驻+入驻”模式,实现县司法局全员入驻、公检法派员常驻、职能部门轮驻,构建“15分钟矛盾化解服务圈”。县级综治中心自建成以来,累计接待群众5万余人次,处置风险隐患2万余起。
闭环处置增效。该县制定《濮阳县综治中心工作路线图》,设置接待受理窗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统一登记,根据矛盾纠纷性质、规模大小、调解难易程度、社会影响等因素,精准评估为“红黄蓝”三色风险等级,分类导入办理程序。县综治中心对交办的事项进行跟踪督办,督促责任单位按照“13710”机制妥善处理交办事项,确保纠纷不反复、矛盾真化解。调解卷宗“一事一档”标准化管理,音视频材料全程留痕,确保5.2万件交办事项处置率达99.94%。设立诉前调解中心,配备“云调解”智能设备,推行调解员“二维码”选任制,全年完成诉前调解1.37万件,调解成功率49.13%,为群众节约诉讼成本超2000万元。
法治赋能破局。该县对矛盾纠纷三级联动“把脉问诊”,建立县乡村三级“坐诊+巡诊+出诊”机制,创新“合法+合理+合情”调处标准,组建3773人的调解员队伍。2024年通过“三诊三合”模式化解矛盾纠纷1.2万件,疑难复杂案件化解率提升40%。“法治副校长+模拟法庭”普法模式覆盖15万名师生,家庭和谐服务档案系统实现46个重大风险动态预警。对重点人群实施“三色管理”,织就特殊群体关爱网,并对5499名精神障碍患者实施“五方契约”监护。
科技防线织网。该县投资1.4亿元建成“雪亮工程”六期项目,整合5130路高清监控等智能设备,实现市县乡村四级防控联网。创新“5G+数字乡村”防控模式,并将4448路村级监控接入平台,助力破获案件375起。建立“网格化+信息化”管理体系,划分1014个全科网格,配备189名专职网格员,全年上报事件30.5万件,处置率99.94%。
多元共治聚力。组织7万人的“移动哨兵”平安志愿者队伍,创新“平安大喇叭”普法模式,录制防诈骗等音频120条,让防诈骗音频随“平安大喇叭”响彻村居。“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孵化3000名法治带头人,“五进万家”活动开展法治讲座86场,129人的村居顾问团队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法律服务,代书法律文书120件,推动万人成诉率较上年同期下降12.6个百分点。
“我们将以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创新构建‘风险预防—矛盾化解—动态管控’全周期治理闭环。”濮阳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蒋倩在调研基层治理工作时介绍,该县即将上线的“智慧综治”平台,通过部署物联感知设备、AI算法模型,可实现重点区域风险热力成像、矛盾纠纷智能预警、处置指令精准推送,结合配套建立的“发现—分拨—处置—反馈—考评”五步运行机制,将推动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迈入实战实用新阶段。
全媒体记者 张洪中 通讯员 梁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