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破解青年人才培养中存在实践不够、平台不足、服务不优等问题,今年以来,华龙区以系统思维和创新理念构建“实践引领+阶梯培养+服务赋能”多元育人体系,通过基层历练淬炼本领、多元平台激发潜能、精准服务破解难题,走出一条“引得来、育得强、用得好、留得住”的有效路径。
多元立体培养,提供成长平台。强化实践引领。创新打造“学习型+实践型”双轮驱动培养模式,采取举办基层大调研、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青年夜校等形式,全方位提高人才素养。拓宽青年发展舞台。连续开展暑期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累计提供岗位110 余个,覆盖 2500余人。2024 年选派54名新引进青年人才赴基层一线锻炼,其中5 人获评区级安全生产突出表现个人。激发青年奋进力量。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选调新声》等主题宣传,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
优化选用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实施“人才储备”计划。建立年轻干部信息库,创新实施“华锐先锋”培养计划,聚焦140名干部系统化培育,以“一个主阵地+四类课堂+四项机制”模式破解培养不足、质量不高等难题,全面提升综合履职能力。优化晋升机制。优化青年人才选拔、培养、管理和使用全过程机制,将贡献突出人才纳入各类推优评先范围。充实村级后备力量。开展“龙都雁归促振兴”“蓄力赋能 梯队筑基”培育等活动,将致富能手、大学毕业生等 162 名优秀青年人才纳入村级后备力量重点培养。其中大专以上学历 141 人,35 岁以下 71 人,45 岁以下 153 人,平均年龄 36.29 岁。
完善服务内容,强大后盾支撑。打造青年创业“梦工厂”。持续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培训、跟踪扶持等全流程服务,累计开展创业培训 180 人次,建成创业孵化基地 6 家。架起青年人才“连心桥”。立足青年人才需求,积极发挥组织优势,利用“七夕”等节日持续开展青年人才交友活动,促进青年人才之间的交流合作。试点打造青年人才“温馨港”。强化求职就业、住房保障、城市融入等政策供给,整合资源推进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以精细化服务实现人才“引留育用”良性循环。
(通讯员 宋聚征 孙红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