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发布今年首批利企便民微改革服务事项清单,以13项精准务实的改革举措,在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改革需要宏观的顶层设计,也需要微观的、具体的改进措施。在推进“工业立市、制造强市”战略,奋力实现“四高四争先”进程中,会面临各项改革任务的推动。我市顺应民心之盼,推出一项项利企便民微改革措施,从融资纾困到设立“企业宁静日”,从水电气暖网“一码联办”到公安政务服务高频事项“周日办”……这些看似细微的改革切口,直击企业和群众办事的痛点、堵点,不仅体现了“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工作理念,拉近了改革与群众的距离,而且展现了我市在精细化治理中的创新智慧。
微改革之“微”,在于对具体问题的核心聚焦、精准施策。营商环境的本质在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我市微改革服务事项清单恰恰抓住了这一关键。在金融供给和服务方面,创新实施“黄转绿”机制,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建起金融助力小微企业“服务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便捷企业金融运作。相较于传统的普惠性政策,这一做法更强调精准匹配,提高企业获贷效率,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及性。“企业宁静日”制度规定每月1—26日不得开展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行政检查和考核活动,让企业免受频繁检查的干扰,能够集中精力抓经营、谋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不仅关乎企业,而且关乎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这次发布的微改革服务事项清单中,水电气暖网“一码联办”等举措,瞄准的是群众高频办理的民生事项,通过流程再造,使原本烦琐的手续变得简单高效,让改革红利更加可感可及。还有实施创业担保贷款“掌上办”、上线政务服务AI客服等,这类微改革看似是技术性调整,实则是数字化转型对传统行政模式的突破,是政务服务效能的不断提升,是公共服务水平持续优化的标志。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一项改革举措,每一次细微改进,都如同涓涓细流,最终汇聚起推动濮阳改革发展的强大能量,必将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濮阳篇章提供源源不断的改革动力。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