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庆红 通讯员 鲁玉文 王劲) “没想到蒸汽管网这么快就顺利建成,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近日,工业园区纪工委监察工委工作人员到海尔希MTBE项目走访时,该项目负责人连连点赞。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近年来,市纪委监委立足于优化营商环境,出台《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工作方案》,推动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护航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只有干部沉下去,问题才能浮起来。市纪委监委开展“一企两店三户”联系活动,市县乡三级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深入企业生产经营一线,上门收集意见建议,探寻破题之法。通过下沉一线联企包户、重点项目分包到人等措施,聚焦企业难点痛点堵点,督促职能部门助企纾困解难,相继解决了迈奇化学融资难、龙丰纸业出行难、沃森超高二期用水难等一批涉企难题,助力企业发展。
直面问题方能解决问题。市纪委监委搭建“市+县区”两级优化营商环境联席会议机制,企业开门见山、畅所欲言,部门出谋划策、答疑解惑,纪检监察机关搭建桥梁、跟进督促,以“有解”思维给出“优解”举措。“大家关心的‘破绿’问题,我承诺,只要是经开区的管理路段,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办理,决不耽误企业正常运营。”在经开区营商环境监督治理联席会上,区市政园林、林业等部门负责人对涉企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有关问题纷纷表态,现场督促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18个。
多点监督,激活政务服务“一池春水”。市纪委监委印发《关于加强“高效办成一件事”监督工作的通知》,深入13个重点事项牵头单位及办事窗口开展监督检查50余次,共发现“一件事”线上系统操作、审批流程、窗口入驻等方面问题25个;在各级行政服务大厅设立“纪委监督岗”,全市500余名纪检监察干部轮流上岗,全天候、“嵌入式”开展监督和服务。经开区纪工委监察工委探索“图示法”监督模式,绘制《审批事项监督全流程图》,明晰办理标准、集成服务事项、提高审批效能,30个事项实现一日办结,将工作优势固定为制度优势,打通行政服务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