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张洪中 通讯员 邹艳丽)为深化涉罪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工作,近日,华龙区人民检察院与省人大代表、“豫”见未来春晖人大代表工作室成员刘素平,共同组织20余名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及家长,赴锐驰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锐驰高科”),开展“沉浸式”帮教。此举系河南省检察机关首次将高新技术企业纳入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支持体系。
在省人大代表、锐驰高科董事长刘素平的引导下,涉罪未成年人观摩管道冷切割机器人演示、特种作业沙盘模拟等场景。“这些设备突破技术封锁的过程,就像你们突破人生困境的钥匙。”刘素平将企业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的历程转化为生动的法治教育,同步开展劳动价值观教育。多名未成年人表示,将重塑人生目标,努力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要改过自新,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立志做对家庭、对国家有用的人。
活动中,检企双方就进一步建设常态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达成共识,计划将企业技术优势转化为司法帮教资源。检企双方将通过科技企业“沉浸式”教育,引导涉罪未成年人直观感受科技创新,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为其顺利回归社会提供个性化矫治路径。
“科技矫治要成为照亮青春归途的‘明灯’。”华龙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董晓敏表示,通过“技能培训+价值观引导+社会衔接”三重干预,破解附条件不起诉监管难题。下一步,该院计划联合人社部门,建立“帮教合格证书—企业录用”衔接机制,筑牢未成年人保护立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