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走进华龙区建设路街道开西社区零工驿站,记者看到不少居民围坐在一个大方桌旁,手里不停地捣鼓着一个个黄色的小圆圈,动作娴熟而流畅。
“这个黄色的小圆圈是我们为苏州电子厂制作的铜线圈。这可不是普通的铜线圈,有了它,社区零工驿站才得以高效运转起来,我们才有机会更好地为居民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圈。”开西社区党委书记宗伟霞拿起一个铜线圈笑呵呵地说。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近年来,开西社区摸清辖区就业失业人员底数、择业意向和商户用工情况、用工需求,建立了就业失业等台账,并根据辖区就业失业人员的类别情况,进行精准分类管理,有侧重地对不同群体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促进更多居民就业创业。
去年6月,开西社区承接了苏州电子厂制作铜线圈的手工零活,不少居民在家就可以完成。今年5月,社区又引进“微工厂”,开设生产线,面向社区全职宝妈、退休职工等各类群体,提供家庭作业初加工和厂房作业深加工两种岗位,深受广大居民欢迎。
“生产线一上线,我就过来上班了。每天的工作量按件计算,随干随走,不耽误接孩子、做饭,一天差不多能挣四五十块钱。”正在干活的居民朱亚平如是说。
生产线负责人黄建锋从事苏州电子厂铜线圈制作和收购工作已经三四年了。为了集中收购制作好的铜线圈,他经常奔波于不同的网点,既费时又耗力。“这里干零工的人员多、比较集中,将生产线建在这里,我收购起来更加方便快捷。”黄建锋说。
郭园园是社区网格员,一直负责社区零工的联系和推广工作。她介绍,要组装好一个铜线圈,大概需要缠线、穿板定位、点胶、检测、焊锡等8道程序。现在社区既有在家干缠线圈基础性工作的居民,也有到零工驿站从事深加工工作的居民,可以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铜线圈生产链条。目前,该项目已步入正轨,累计带动100余名居民实现灵活就业,增加居民收入30余万元。
居民有了稳定工作,才有心情经营家庭,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宗伟霞介绍,这几年,社区居民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居民之间沟通交流更多了,邻里之间磕磕碰碰的小矛盾更少了,夫妻之间变得更加和睦了。大家也愿意参加社区开展的各项活动,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的关系日益融洽,有力推动了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如今,居民的生活品质越来越高,一幅文明和谐、幸福美好的社区画卷正徐徐展开。⑩
本报记者 王莹 杜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