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会议室内气氛热烈,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吾县的17名乡村干部,用一场别开生面的路演汇报,给为期90天的2025年新疆伊吾县乡村干部赴濮阳市跟岗锻炼培训班(以下简称“培训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时针拨回到2月17日。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持续推动基层干部赴豫充电蓄能,培训班正式开班。
“我们创新实施‘2+1’培训学习法:用1个月的时间系统学习基层党组织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乡村振兴战略等理论知识,夯实思想基础;再用2个月时间跟岗锻炼,将课堂延伸至乡村建设大现场,破解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培训难题。”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陈治表示。同时,创新开展“半托管式”跟岗锻炼,实行“1+4”学员管理模式,以全过程闭环管理保障培训学习秩序规范,做到管理更严格、服务有温度。
这套“理论夯基+实战演练”的定制化培训方案,化身伊吾县乡村干部的“充电站”,为他们开启一段深度学习之旅。
自跟班学习以来,学员们迅速完成角色转变,以“主人翁”姿态全身心投入到跟班学习中。他们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了解村情民意,积极参与乡村事务管理。他们踊跃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服务基层群众,助力乡村振兴,赢得了濮阳基层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这是一次意义重大、成效颇丰的学习实践。”伊吾县山南开发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娟说,“此次跟班学习促使伊吾的干部与当地干部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也为今后的学习、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回去后将做到四个‘常’:常温习、常实践、常联系、常自省,不断拓宽工作视野,提升履职能力。”
伊吾县盐池镇阿尔通盖村党支部书记帕提古丽·木合甫力说:“我们深入学习了濮阳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基层治理等领域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大开眼界、深受启发。我们一定会把在濮阳学到的宝贵经验带回去,结合伊吾县的实际情况,运用到具体工作中。”
更加可喜的是,跟岗锻炼培训班的成果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伊吾县前山乡政府副乡长迪力夏提·卡曼恰依在培训期间走访调研,敏锐捕捉到濮阳优质饲草料外销渠道不畅与伊吾县畜牧业发展需求的契合点,促成濮阳县与伊吾县签订建立定向供应长期合作协议,首批180余吨饲草料已运抵伊吾县,交易额达21万元。目前,两地正筹建常态化交流机制,以期实现两地在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实现深度合作,搭建豫哈合作共赢的“连心桥”。
时间拉回路演汇报当天。学员们创新编导的微情景剧《沿着先烈的足迹,永远跟党走》、歌舞《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师生学跳新疆舞》、诗歌朗诵《连成书记语录》《榜样的力量——先进事迹宣讲》等节目,生动融合了学习思考和实践成效,在文化交融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台下响起阵阵掌声……
“结业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陈治希望学员们树好“石榴标杆”,架好“彩虹云桥”,当好“胡杨种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新时代的答卷人。
5月15日,学员们带着满满的收获踏上归途,李娟和帕提古丽·木合甫力还在讨论此次的培训经历。他们的行李箱里装着的不仅是学习资料,更是豫哈两地干部群众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发展边疆的坚定信念。
本报记者 王庆红 通讯员 王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