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警近30年,获得了令人啧啧称奇的功绩:荣立个人一等功2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百佳刑警”等称号。他就是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大要案侦查大队民警、二级警长陈民生。
5月15日,记者在市公安局侦查中心见到了陈民生。他个头不高,衣着朴素,走在人群中谁也看不出他是警察,更不会想到他是一名屡破大案的刑警。
不破不休 屡破命案积案
“破案是刑警的天职,只要还有积案未破,我的字典里就没有‘放弃’二字。”陈民生说。自1996年9月从警校毕业进入濮阳公安队伍、2004年调入刑侦支队大要案侦查大队,陈民生就把破案作为人生最大的追求。
在他的办公柜上,在逃人员照片按照时间线整齐排列,有些照片因年代久远已经泛黄褪色。陈民生说:“抬头就能看见,他们的形象早已刻进我的脑海,只要出现,我一眼就能在人群中发现他们。”
正因有着不破不休的执念,陈民生屡破命案积案——
2021年4月,陈民生抓获潜逃30年的命案在逃人员张某等二人。
2023年5月,经过长达12年的跟踪研判,陈民生和战友在新疆喀什将潜逃29年的命案在逃人员南某抓获。
2024年4月,抓获潜逃26年的命案在逃人员刘某……
据统计,自从事刑侦工作以来,陈民生先后参与侦办各类重大复杂疑难案件220余起,抓获各类网上在逃人员140人,其中公安部A级通缉令在逃人员2人、B级通缉令在逃人员3人。
近年来,面对不断翻新的犯罪手段,陈民生始终走在技术革新的前沿。他将传统侦查经验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独创“现场情景模拟法”——通过换位思考,研究犯罪心理,在系列抢劫金店案中串并出跨省犯罪网络;在“云剑—2020”命案积案专项行动中,他先后攻克命案积案6起,其中20年以上命案积案3起。
紧盯不放 快破民生小案
“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要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工作中,陈民生始终心系群众,想方设法破解各类民生案件。
今年1月,工业园区发生一起入户盗窃案件。案发后,陈民生根据现场痕迹很快锁定犯罪嫌疑人。为尽快抓获犯罪嫌疑人,陈民生和同事蹲守一天一夜,最终将其抓获。
今年2月,南乐县西邵乡发生一起盗窃案件,一村民放在枕头下的1万余元现金被盗。接到南乐县公安局侦查支援的请求后,陈民生立即赶到现场,勘查现场、视频追踪……很快锁定犯罪嫌疑人。2月21日,办案民警将犯罪嫌疑人抓获。经审讯,其已实施盗窃90余起。
今年2月18日晚,示范区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肇事车辆逃逸,事故现场的监控探头仅拍到肇事车辆的侧面,查找陷入困局,交警向陈民生提出侦查支援。陈民生转变思路,采取倒查肇事车辆轨迹办法。两天后终于锁定可疑车辆及肇事司机,给受害人一个满意答复。
“2025年,我们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成立了侦查中心,将5起命案积案作为重点目标进行攻坚,对群众关注的民生案件也紧盯不放,并积极做好对县区刑侦部门的业务指导,实现捆绑作业、合力攻坚。”谈起今年的工作,陈民生思路清晰。
锲而不舍 助力家庭团圆
除了破案,陈民生还将大量心血花费在帮助群众寻亲上。他的手机微信里,置顶着23个寻亲群;手机相册里,也存了一些失踪儿童的老照片。
2024年7月,陈民生在网上看到一则寻亲信息:1990年,1岁4个月的刘某在濮阳一商业大厦走失,父亲直到去世仍未等到女儿归来。陈民生盯着孩子幼时的照片,从2000条数据中筛选出20个疑似对象,最终锁定某郭姓女子为当年被拐女婴。当34年未见的母女相认时,郭某跪地痛哭:“爸爸,您看到了吗?我回家了!”
这样的故事,在陈民生的从警生涯中已上演300余次。他主动加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着我》栏目寻亲团,利用业余时间为失踪人员比对信息,足迹遍布全国救助站。每次看见陈民生熬得双眼通红,同事都劝他多休息,他却说:“想到那些家庭的眼泪,我多熬一晚算什么?”
如今,陈民生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人。建立“师徒结对”工作机制,带领团队总结出“命案积案侦破五步法”……在他的带动下,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年轻民警破案效率明显提升,3人成长为研判骨干。
本报记者 段利梅 通讯员 孙端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