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前,有这样一支由103名“公益红娘”组成的特殊队伍,正成为推动婚俗新风、抵制“天价彩礼”的关键力量。她们来自各行各业,身着红马甲,活跃在乡镇社区,不仅为适婚青年“牵红线”,更肩负起移风易俗宣传员的职责。
这是该县在积极探索移风易俗工作机制上下功夫,倡导婚事新办,抵制“高价彩礼”,破除铺张浪费等不良习俗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
为扎实推进移风易俗走深走实,该县于2017年建立“红娘协会”,制订婚介行业规范和标准,发挥广大红娘在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这些“公益红娘”每月都会身穿红马甲,组织各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开展移风易俗、婚丧嫁娶等志愿服务活动,为适婚男女组织各种相亲活动牵线搭桥;联合民政部门,向适婚青年及家长普及民法典等法律法规,明确权利义务;定期在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婚恋讲座、培训、咨询等活动,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摒弃过度消费、盲目攀比等不良风气。
据了解,该协会成立至今,已成功促成1000余桩婚姻,其中“零彩礼”婚姻达36桩,其余彩礼金额也普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惠及全县各乡镇。
此外,为根治“结婚难、结婚贵”问题,该县出台专项文件,倡导农村彩礼不超6万元、城区不超5万元,并对喜宴规模、菜品数量、烟酒档次设定上限;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统一操办婚丧事宜、执行待客标准,减轻群众负担;加强阵地建设,依托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完善设施,广泛开展联谊、相亲、集体婚礼及政策宣讲活动;强化示范创建,持续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和“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评选等活动,弘扬文明家风,让新风尚深入人心。⑩
本报记者 宋仁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