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破局之道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具有产业控制力高、带动力强的特点,对于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 近日,谈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规划科科长张宇开门见山地说。

“2024 年,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1.7%,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6.1%,增速均居全省第2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1.5%,居全省第1位,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6%;工业税收完成63.9亿元,同比增长15%……一系列数据直观反映出我市制造业强劲的发展动力。”张宇告诉记者,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坚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深入实施 “工业立市、制造强市” 战略,纵深推进制造业倍增行动,聚力构建以传统产业为基础、新兴产业为支柱、未来产业为先导的先进制造业体系。

“传统产业不等于低端产业,经过转型升级也能蝶变为新兴产业。”张宇介绍道,近年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按照鼓励先进和淘汰落后相结合、硬件更新和软件升级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方案,实施落后低效设备替代、绿色生产设备改造等八大工程,持续提高先进产能比重。2024年,该局为盛源能源科技、盛久糖醇等4 家企业争取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技改示范类资金3105万元。其中,盛久糖醇通过多次技改升级,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木糖单产生产基地。

“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张宇动情地说。近年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立足资源禀赋,围绕新材料、高端装备等六大产业集群和生物基材料、聚碳新材料等 20 条重点产业链,推动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或市委常委任链长的工作专班,配套制定工作方案,逐链明确 “四图谱六清单”,组建产业联盟12个,着力打造具有濮阳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链群发展格局。以生物基材料产业链为例,已成为全国唯一一条全产业链条,在已出台的《河南省生物降解材料产业规划》中,明确提出重点支持濮阳打造全国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发展高地、生物基降解材料生产基地、改性材料及制品生产基地。此外,我市新型耐火材料产业集群入选省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油气装备等 3 个产业集群被认定为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是全省通过数量最多的三个地市之一。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凝聚政府、企业与社会各方合力,协同发力、久久为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进一步强化政策引领、深化精准服务,不断加大资源整合力度,聚焦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绿色转型等关键领域,以更大力度破除发展瓶颈,以更实举措激发创新活力,全力推动我市制造业在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为濮阳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筑牢坚实根基。”张宇激动地说。

本报记者 张西恒

2025-07-03 1 1 濮阳日报 c161578.html 1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破局之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