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财经

市财政集中收付中心

把好资金审核“标准关” 跑出支付改革“加速度”

本报讯 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国库集中支付作为财政资金管理的核心环节,肩负着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使用效能的重要使命。然而,财政资金审核标准不统一、审核工作尺度模糊等问题,却成为制约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瓶颈。如何打破困局?近年来,濮阳市财政集中收付中心(以下简称“收付中心”)以“建立健全资金审核标准体系,推动审核支付工作科学规范、方法合理、效率提升”为突破口,以“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为支撑点,在全省率先构建一套覆盖14大类的全面科学的资金审核标准体系。

这套资金审核标准体系不仅填补了审核支付工作中关于标准化建设的空白,更为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自该标准体系建成以来,收付中心共审核资金5608笔,涉及金额19.4亿元,较同类型业务审核效率平均提升30%,大幅缩短了预算单位业务办理时间,真正实现了国库支付业务审核时间短、业务办结快、标准覆盖广、支付效率高的创新性突破。

直面困局寻突破

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十三五”财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但在当前经济形势面临多重压力的情况下,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纵深推进也遇到不小的挑战。

“我市财政收入总量小、可用财力少,但在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高质量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却只增不减,亟须财政提供有力的支撑。”谈及建立标准体系的初衷,收付中心主任吴新科表示,受到近几年减税降费、经济下行等情况的影响,我市财政收支矛盾变得尤为突出,不断优化财政资金支付管理逐渐被推到了财政改革的前沿。在此背景下,收付中心将“建立健全资金审核标准体系”作为“刀刃向内”、自我革新的工作突破口。

分类施策立规范

在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程中,收付中心坚持将改革创新作为推动工作提质增效的核心引擎。在保障当前资金支付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审核支付关键环节,实现了日常公用支出、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重点类型资金审核标准、审核依据全覆盖。

收付中心在兼顾审核项目分类、审核所需资料和政策文件依据的基础上,将审核标准体系分为14大类,通过项目类别、资料清单、审核标准等多个方面细化明确了审核关键点,为科学规范提升国库集中支付效率提供了基础条件。

吴新科表示,资金审核标准体系就是根据当前工作现状,通过系统总结、分类归纳,规范统一资金审核流程和审核标准,能让预算单位清晰知晓提交资金支付申请时的具体要求,为财政业务人员指明具体审核流程和重点,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支付效率,强化单位资金管理理念,同时为县区和其他地市的资金支付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效率安全双提升

新的标准体系带来的改变立竿见影。某单位相关人员来收付中心办理培训费拨付时,工作人员根据标准体系中审核培训费所需资料的提示,迅速发现该单位提供的审核资料中缺少培训计划和原始明细单据;经与该单位财务人员沟通,该单位及时补充完善所需资料。审核通过后,工作人员很快便完成了资金支付工作。“资金审核标准体系建成以来,业务审核效率明显提升,预算单位工作人员业务办理时间大大缩短,对审核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收付中心工作人员孙淑娜表示,现在资金支付业务基本随到随办结,特殊、繁杂的业务办理也会根据标准体系,让预算单位工作人员迅速了解业务办理流程和需要提供的资料,极大减轻了预算单位业务办理工作量。

新的标准体系不仅是“加速器”,更成了“防火墙”。例如,在一次差旅费审核中,2名前往市辖区办理公务的人员申请伙食补助。审核人员根据《濮阳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濮阳市市直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的通知》《濮阳市财政局关于规范差旅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收交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中“市直单位出差人员到所辖县(不含区)、省内、省外出差均可按照对应标准领取伙食补助,但出差至市辖区的不得领取伙食补助”的规定,对2名人员的伙食补助进行了拒付处理。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收付中心共拒付各类资金80笔,金额2823.3万元,有效防范了资金不合理支出。资金审核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应用,不仅为持续推进我市财政资金管理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

(记者 白国华 通讯员 高巍 王珊珊)

2025-07-03 市财政集中收付中心 1 1 濮阳日报 c161633.html 1 把好资金审核“标准关” 跑出支付改革“加速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