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守正创新强监督 实干为民显担当

——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概述

市人大常委会会议首设“询问环节”,对相关部门开展现场询问,有力压实责任,推动老年助餐服务监督常态化;

公民代表常态化旁听人代会、常委会会议已形成机制,通过“开门监督”,将社会力量转化为人大监督的“外脑”和“触角”;

…………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打出一套精准有力的监督组合拳,在龙都大地上绘就了一幅生动的人大监督画卷。

守护绿水青山:流域协同立法的生态监督

盛夏时节,卫河大堤濮阳段生机盎然、风景如画。

“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跨区域流域治理方面,创新机制、多措并举,取得了显著成效。”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张俊波表示。

卫河流域协同立法破难题。面对卫河治理长期存在的跨区域协调难题,市人大常委会创新采用“跨省域+全流域”调研模式,形成多份专题调研报告,为协同立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3年11月30日,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卫河保护条例同步获批,开创河南省区域协同立法先河。

闭环监督守护碧水长流。市人大常委会制订专项工作方案,细化4大领域23项重点任务,建立“问题发现—整改落实—效果评估”闭环监督机制。主任会议专题听取条例贯彻实施汇报,常委会建立监督台账和跟踪调度机制,动态掌握进展,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生态修复与文化传承并重。在强化生态监督的同时,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各级代表投身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为打造“孝乡水韵·运河要塞”文化高地贡献智慧。通过持续监督推动,2024年卫河出境断面水质优于年度目标,种植补植树木3.6万棵,实现44.1公里堤防全覆盖,完成了“水清、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

聚焦急难愁盼:民生实事项目的全程监督

6月25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2025年度民生实事——如意河沿岸亮化提升和“龙湖游”沉浸式体验项目推进情况。

市人大常委会创新建立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并着力做好票决制“后半篇文章”,形成全链条、全覆盖、全方位监督机制。

全程跟踪促落实。为确保项目落地见效,市人大常委会成立督办工作组和协调组,建立“周报告、月督促、季通报、年考核”工作机制,并由常委会领导带队深入项目现场常态化督办。常委会会议分别听取项目进展和督办情况汇报,提出针对性意见。组织代表集中视察,强化过程管理,建立监督台账,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破解难题惠民生。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监督,聚焦任务节点、问题堵点、改进重点。针对供暖保障问题,持续跟踪督办,推动濮阳绿色热源供应中心项目仅用132天建成投用,新增供热能力1050万平方米。在市人大常委会有力监督下,2024年所有民生实事项目均如期圆满完成。市人大代表韩中华感慨地说:“‘全链条’式监督真正把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下转第二版)

本报记者 王庆红 通讯员 王鲲 李彤阳

2025-07-09 ——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概述 1 1 濮阳日报 c161824.html 1 守正创新强监督 实干为民显担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