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让法治的种子在黄河岸边生根发芽

——范县人大常委会持续加强法治阵地建设

6月24日,范县辛庄镇黄河湿地人大主题公园,史存海正带着孩子在这里散步。这已经成了他的生活习惯。

“以前觉得‘人大’很遥远,现在带着孩子散步就能了解‘人大’,还能通过扫描二维码向代表提建议,特别接地气!”史存海说。

范县南依黄河、北枕金堤,范水横穿过境,三水交汇孕育着56万儿女生生不息。

为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范县人大常委会高标准打造“三水三园”法治宣传阵地,牢牢地把“法治公园”镶嵌在人民群众较为集中的生态涵养、教育研学、休闲旅游等黄金地段,打造“寓教于景、寓学于游”的亲民宣传通道,开展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民主法治建设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以“水”为媒,建设游园一体的法治宣传阵地

范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全过程人民民主法治宣传融入“三水三园”(三水:黄河水、范水、金堤河水;三园:黄河湿地人大主题公园、丹水人民主题公园、人民公园)阵地建设中,匠心打造以法律法规为主题的宣传阵地,坚持把法治文化阵地与各类生活景观元素有机融合,打造了一批可漫步、可学习、可体验的功能性法治文化阵地。

——黄河湿地人大主题公园融合黄河特色、板桥文化、人大元素,将婚姻法、反诈骗法等适用于人民群众的法律法规灵活植入,成为园中有景、景中有人、人人学法的人大文化“户外展馆”。

——丹水人民主题公园位于风景秀丽的王楼镇柳溪小镇内,紧扣“人大、民主、法治”主题,由法治园、监督园和“永远跟党走”主题园、代表风采展示通道和民主广场五部分组成,打造寓教于乐、寓学于游的法治学习园区。

——在人民公园,人大发展历程展板与树木、花草、景观穿插融合,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宣传内容被巧妙嵌入走廊、步道,在此休闲散步的群众可以潜移默化地学习人大知识。

目前,“三水三园”已经成为群众共享生态福祉、深化民主认知的鲜活载体。

以“法”为介,着力构建基层法治建设的区域典范

以法为介,就是让人民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2024年12月4日,范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在丹水人民主题公园举行“12·4”国家宪法日宣誓活动,庄严、洪亮的声音吸引了许多群众驻足,近距离领略法治文化、感受宪法精神。

同时,范县人大常委会在全县打造70余所代表联络站,并按照部门执法特点编组进站,宣传讲解法律法规,形成全区域网格化覆盖的大宣传格局,努力让群众感受到法律就在身边、法律就是公平正义。每个代表联络站均按“九有标准”布展,每周安排2名行业代表(从事法律法规职业人员)进站,讲解法律知识,为需要援助的群众义务提供咨询,用法律法规化解矛盾难题。

5月28日,范县颜村铺乡代表联络站以“民法典宣传月”为契机,采用“法律知识+企业实践”模式,围绕合同签订、劳动用工、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问题,向群众和企业职工进行讲解,并针对企业提出的法律难题,提出专业解决方案,助力企业依法合规经营。

以“民”为主,全面践行人民民主制度的突出优势

6月23日,夜幕降临,丹水人民主题公园议事亭便热闹起来。这里每月召开一次议事会,群众可以就村里难事、家庭琐事、政策疑问与人大代表进行面对面交流和讨论,表达自己的需要和诉求。议事亭内还设有意见箱,目前共收集意见建议25条,并转交相关部门办理,已解决18条。“这里已经成了代表联系群众的‘流动工作站’。”县人大代表付娟说。

此外,公园还是青少年研学的实践基地,已有20余所中小学在这里开展“法治教育”“话说人大”等活动。“这种沉浸式教育比课本更生动,孩子们对民主法治的理解更深刻。”范县第一初级中学教师李涛说。

“三水三园”的建、管、用全过程,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不仅是民主制度的受益者,更是参与者、推动者。

黄河奔涌,滋养华夏千年;法治为基,护航时代新篇。

“推进法治阵地建设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将以‘钉钉子精神’深耕基层土壤,将法治理念融入黄河岸边的每一寸土地,让法律条文化作守护生态、保障民生的坚实屏障,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壮阔画卷中,绘就法治护航的鲜明底色。”范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惠晓杰表示。

本报记者 王庆红 通讯员 陈修辉

2025-07-10 ——范县人大常委会持续加强法治阵地建设 1 1 濮阳日报 c161866.html 1 让法治的种子在黄河岸边生根发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