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安监·公安

示范区公安分局开州派出所

“四解”机制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张洪中 通讯员 张瑞士) 近日,示范区公安分局开州派出所创新构建矛盾纠纷化解“四解”机制,通过“民警主导调解、乡贤助力疏解、部门联合化解、所长领衔破解”梯次工作法,成功化解一起因5厘米田地边界引发的5年积怨案件。在该案处置中,该所联合乡贤理事会、街道办事处等多方力量,经过52天持续调解,最终促成涉事张氏兄弟达成“互换边角地并共栽亲情树”的和解方案,实现了矛盾彻底化解。

民警主导调解。今年5月,该所接到该起田地边界纠纷调解请求后,立即组织警力开展调解工作。然而,首次调解就遭遇阻力——兄弟俩的冷脸相向和妯娌间的尖酸话语。民警敏锐地察觉到:这起看似仅为5厘米的田地边界争议,实则折射出双方多年的心结与积怨。为此,民警创新采取“车轮式”调解工作法:白天顶着烈日,深入田间地头,实地丈量勘测,客观厘清争议焦点;晚上继续逐户走访,耐心倾听双方真实诉求。当民警用“这5厘米地边种玉米最多增收两穗,种下怨恨却收获一世隔阂”的朴素道理劝导时,兄弟俩紧绷的神情终于出现缓和,内心的坚冰逐渐消融。

乡贤助力疏解。调解过程困难重重,兄弟俩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民警邀请张氏家族德高望重的老人参与调解。这位八旬老人动情地回忆往事:“老二娶媳妇时,老大忙前忙后张罗了好几天;老大盖新房时,老二背水泥磨破了后背……”村中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组成的“三老”乡贤调解队采用“背靠背”调解策略,特意将妯娌二人带到田间,让她们亲眼目睹相邻地块作物共生共荣的景象。当嫂子突然端起茶壶,给弟媳的杯子斟满茶水——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让5年来的隔阂如同杯中升腾的热气,无声地裂开了一道细缝。

部门联合化解。在为期近2个月的调解过程中,民警牵头组建由街道办事处、人民调解委员会、村委会等多部门参与的联合调解小组,建立协同工作机制:人民调解委员会侧重情绪疏导,村委会发挥宗族纽带作用进行亲情劝导,民警负责勘测土地并提出划分建议,街道办事处组织村民代表签订《邻里互助公约》。经过52天、前后20余轮的调解协商,最终达成创新性和解方案——双方互换争议地块边角区域,并在原争议地块共同栽种两株石榴树,既保障双方权益,又通过“双树共生”的意象重塑兄弟情谊。

所长领衔破解。自受理案件以来,该所所长坚持每日记录调解日志跟踪进展,每周联合司法所、村委会召开联席会商会议,每月定期邀请法律顾问、心理专家开展集体研判,形成了“日记录、周会商、月研判”的闭环管理模式。

本案创新总结出的“勘界先勘心”调解工作法,已作为示范样本在该所推广学习。

2025-07-10 示范区公安分局开州派出所 1 1 濮阳日报 c161908.html 1 “四解”机制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