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张洪中 通讯员 刘洪坤) 7月9日,濮阳县司法局推行的“执法监督码”在企业亮相。依托“扫码溯源+数据上云”技术,整合入企检查、普法宣传、服务通道等功能,构建数字化监管服务体系,切实将法治理念转化为企业看得见、用得着的生产力。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濮阳县司法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作为、靠前服务,以“法治体检”小切口撬动营商环境大提升,创新构建“数字监督、精准服务、权益保障”三维工作法,既擦亮了“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服务招牌,更探索出基层法治建设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的濮阳方案。
优化数字化执法监督。该局推行“扫码入企”闭环管理模式,投资打造涉企执法智慧监督平台,实现执法检查规范化与主动监管智能化。截至目前,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二维码张贴率超95%,企业可通过专属二维码实时查询检查记录与反馈,“企业宁静日”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推进精准法律服务全覆盖。该局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整合律管、公证、法援等资源,常态化开展“法治体检”与“送法进企业”活动。组建律师助企服务团,赴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领域开展专业服务30余次;普法活动延伸至合众包装等企业车间,以“精准普法+专业服务”赋能企业法治建设。
便捷通道护航企业发展。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辟涉企“绿色通道”,推行“最多跑一次”服务模式;上半年,高效办理涉企公证4件,受理行政复议案件5起,并落实“一次性补正告知”。发挥府院联动机制作用,开展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清理工作,督促12家单位履行债务6600余万元,并全面清理妨碍市场统一的政策文件。
三项举措协同发力,以“数字铁腕”强化执法监管刚性,用“法治暖流”提升涉企服务温度,形成可复制推广的营商环境建设示范案例。这一创新实践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推动该局连续3年获评县级“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