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社会·民生

十几家企业给这家濮阳志愿团队捐款——

传递爱与希望

7月16日,位于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濮阳市仁爱青少年救助中心办公室里,包括隆华科技集团(洛阳)、多氟多新材料、杭萧钢构(兰考)3家上市公司在内的全省十几家企业相关负责人频频举牌献爱心,共计捐助善款21万元,为更多判重刑、受害人的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筑起“挡风墙”。

“请允许我代表所有受助孩子,向大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濮阳市仁爱青少年救助中心负责人韦怀银激动地说。他从“初心——源于一份放不下的牵挂;责任——让每个孩子‘不辍学、不迷路’;感谢——每一份善举,都是孩子的‘光’”3个方面,回顾了投身公益初衷、关爱特殊群体、社会各界“与善同行”的经历与感受。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守护’二字早已刻进骨子里;转业到法院工作后,我见过太多因家庭变故、尤其父母涉刑而陷入困境的孩子——他们本该在课堂上欢笑,却要为学费发愁;本该在父母怀里撒娇,却要独自面对旁人的异样眼光。这些孩子是无辜的,他们不该被生活的阴霾困住。”韦怀银深情回忆道,“那一刻,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要为他们做点什么。就像当年在军营里守护阵地一样,我想为这些孩子撑起一片天。”

自2015年韦怀银发起成立以来,濮阳市仁爱青少年救助中心已经走过10个年头,始终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构建平安和谐稳定社会为己任,陆续发展了党员帮扶服务队、巾帼普法服务队、司法帮扶服务队、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青年学雷锋服务队等专业服务队,长期资助的200余名孩子没有一人辍学,其中40余人考上了大学。该中心荣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2020年河南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被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评为“阳光助残志愿服务基地”,被评为濮阳市“十佳”青年志愿服务组织。韦怀银相继荣获河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河南好人、感动濮阳十大人物、濮阳最美退役军人等称号,并当选第二届中国残联志愿者协会理事。

《人民法院报》曾以《点燃寒夜的繁星——河南省濮阳中院后勤管理中心干警韦怀银和他的“仁爱之家”》为题,对韦怀银及濮阳市仁爱青少年救助中心进行深入报道。从一个人的坚守到一群人的暖流,韦怀银从身边人开始发动,亲戚朋友、战友同事,10人、100人……志愿者队伍越来越大,帮助的孩子越来越多。韦怀银清楚,要把这件事做长久,账目必须清晰。“我们仁爱的志愿者都是义务劳动,没有一分钱工资、补贴。募来的钱,除了给孩子的助学金,没有任何其他支出。我在这里做了七八年会计,也是纯义务的。”该中心会计王艳京说,“我们所有捐款都进入对公账户,没有现金支出。从小学到大学都有固定标准,每年分两次打入受助孩子或其家长账户。转账明细、签字手印都要留存。我们的账目,每一笔都可以公开,十年、二十年,每一分钱的去处都清晰可查。”

本报记者 张西恒

2025-07-18 十几家企业给这家濮阳志愿团队捐款—— 1 1 濮阳日报 c162148.html 1 传递爱与希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