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丰县马庄桥镇的田野上,一场以片区党委为核心的变革正悄然重塑乡村版图。当赵家村食用菌的香气飘进北京新发地市场,当95后青年赵腾超的键盘敲出“家门口高薪就业”的节奏,当“蘑菇点灯”项目百日引客30万人次的灯光照亮夜空,“一村富”到“连片兴”的振兴密码,正在党建“红链”的锻造中浮现。
清丰县委十四届九次全会吹响“成立行业党委推动产业升级”的号角,马庄桥镇闻令而动,将片区党委建设作为破解发展痼疾的“金钥匙”,破除了资源分散、治理碎片化的瓶颈,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党建引领、区域联动、抱团振兴”的强心剂。
“三级联动” 从“单兵突进”到“集团作战”
马庄桥镇以“地域相近、产业相连、发展相融”为原则,创新构建多层次的片区党委体系,推动组织力量从“单点突破”向“全域覆盖”转型升级。
跨乡协同发展。该镇积极响应“濮清同城”战略,突破乡镇行政壁垒,联合经开区胡村乡、示范区卫都办、华龙区孟轲乡组建“濮清同城片区党委”。通过建立半个月召开一次党委核心议事会、每月举行一次村“两委”联席会共商难题、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通报决策的“三个一”议事机制,推动区域规划衔接、基础设施互联、产业优势互补,打造了区域协同发展的“主引擎”。
镇域产业聚合。该镇以赵家村为中心,整合永固集村、金魏旧寨村、店上村、后游子庄村等5个行政村资源,成立“食用菌片区党委”,由赵家村党支部书记赵玉甫担任片区党委书记,明确党建、经济、治理三项核心职能,将分散资源整合为发展合力。如店上村将烘干房租给大地密码电商,年获分红5万元。
行业创新延伸。该镇积极落实县委十四届九次全会关于成立行业党委的部署,以大地密码等电商企业为龙头,联合5个村党支部组建电商物流联建片区党委,构建“党建+村播”的组织保障体系。目前,全镇已培训500余名“数字新农人”,其中90后主播赵露露月收入超1万元,95后运营专员赵腾超实现本地高质量就业。该模式为物业、交通运输等领域的行业党委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经验。
“三治融合” “小积分”推动“大治理”
片区党委既是发展引擎,更是治理核心。马庄桥镇通过精准匹配治理单元与发展单元,以精细化治理推动乡村善治体系建设,实现“党建引领—区域联动—治理升级”的良性循环。
“三治融合”筑根基。该镇积极探索“自治夯基、法治护航、德治润心”的“三治融合”发展路径,组建村民议事会协商平台,2024年累计解决道路修缮等15项民生诉求。永固集村首创“三维积分管理制度”,通过量化村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与村级事务的积分,链接政策宣传等80余个服务岗位,形成“积分—荣誉—自治”闭环机制。
服务联动暖民心。该镇整合片区服务资源,实施“暖心工程”,联合志愿者常态化开展“义诊”“免费理发”“大手拉小手”等志愿服务活动,惠及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群体500余人次。推行村干部“定点式直办+流动式上门”服务模式,在党群服务中心嵌入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快递站点、电商直播间等功能,打造温馨家园。建设菊园社区、赵家村、永固集村等3个老年助餐点,解决困难老人“吃饭难”问题。
文明新风润乡土。该镇设立“红白理事会”,推选代表、制定章程,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大力推动移风易俗。依托村文化广场,定期组织文艺演出、广场舞展演等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持续培育文明乡风。联合法律志愿者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片区矛盾纠纷总量下降50%。
“三大攻坚” 蘑菇灯下的产业裂变
食用菌产业“串珠成链”。食用菌片区党委整合土地600亩,建成食用菌大棚502座、菌包厂1座、冷库4000平方米,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年产鲜菇9000吨,占北京新发地市场食用菌70%的份额,带动800余人就业,人均年收入5万元,被评为“国家级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成为全国最大的茶树菇生产基地。同时积极推进丰蕈银耳羹项目生产,目前银耳羹生产线满负荷生产日产量达10万瓶,产品附加值提升5至8倍。
电商赋能“云端腾飞”。电商物流联建片区党委孵化“野人日记”轻食、“菌菇水饺”等爆款产品,投资3500万元新建冷链、冷库项目,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有望将日均发货量从10万单提升至15万单。入驻抖音、快手、拼多多等直播平台,2024年销售额达8亿元,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6亿元,预计年销售额可达12亿元。培育“皓宇跨境电商”“四奶奶手工棉被”“永固集圣加仑啤酒”“孟旧寨纯手工粉条”等本土品牌,目前13个村集体收入均超8万元,其中7个村突破20万元。
农文旅融合“点菇成金”。食用菌片区党委以“一核六带”规划布局蘑菇IP,“蘑菇点灯”农文旅项目开业100天累计接待游客30万人次,农旅融合产值超千万元。同时,以“蘑菇点灯”为核心驱动,统筹沿342国道打造1300亩乡村富民产业带,实现赵家村玫瑰产业、永固集村智慧农业、史家村瓜果采摘、前游子庄村红薯深加工“四区联动”。片区党委打破了村界限制,降低了各村运营成本,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品牌联动营销。实施“青来计划”,为返乡创业青年提供技能培训、免息贷款等支持,吸引115名青年返乡创业。
片区党委的支点,正撬动更深层的变革——当土地在玫瑰产业园与智慧农业车间之间自由流转,当“蘑菇书记”赵玉甫带领10名村党支部书记研讨品牌营销,马庄桥镇用实践证明:党建做实,是菌包厂轰鸣的生产力;党建做强,是直播间销售额破亿元的竞争力;党建做细,是老年助餐点升腾的凝聚力。这片土地上,乡村连片振兴的图景已然点亮。
全媒体记者 王献伟 通讯员 谢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