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县委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部署,濮阳县文留镇聚焦“两高四着力”,突出“五基四化”引领,着力构建“党建引领、科技赋能、多元参与、精细管理”治理格局,精心打造“参与有渠道、行动有反馈、贡献有回报”的基层高效能治理生态圈。
高位谋划 绘就“双融驱动”路线图
镇党委立足实际,制订《文留镇关于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实施方案》,以“组织体系网格化、治理手段数字化、服务管理精准化”为核心,构建“镇党委—服务区党总支—村(社区)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四级联动体系,推动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创新区域化协同治理。打造产业联动片区:整合齐庄村、刘楼村、南张庄村等5个丝瓜种植专业村,形成产业带动型治理片区。深化油地共建合作,依托丰富油气资源和文化积淀,推进油地共建协作采油厂片区与储气库片区建设,目前已联合文留采油厂开展共建活动2场。
精细织网 筑牢“格中治理”主阵地
按照“地域相邻、规模适度、方便管理”原则,创新“党建+网格员”“党建+志愿者”“党建+乡贤”等工作模式,将全镇科学划分为641个网格,其中村级网格605个、社区网格36个。按25户配1名网格员标准,由村(社区)“两委”成员担任网格长,党员骨干、志愿者、群众担任专职网格员,履行民意收集、矛盾调处、隐患排查等职责,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建立季度评优与物质奖励机制,完善“问题发现—分类交办—处置反馈—监督评价”闭环流程,将群众满意度、参与度等纳入镇直部门考核,确保“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
立体赋能 锻造“实战尖兵”生力军
聚焦网格员能力提升,实施“铸魂、赋能、强基”三大工程。
理论铸魂强根基。分层分类开展高效能治理专题培训2期,覆盖全镇641名网格员及负责人,通过理论教学、案例研讨、情景模拟,构建“学用一体”培训体系。
实战赋能提效力。建立网格员每周“敲门行动”机制,推行“错时走访”,利用早晚时段精准入户。定期组织典型案例复盘交流,提升实战能力。目前,累计走访群众1.6万余户,排查整改用电、燃气等安全隐患80余处,化解矛盾纠纷10件。
数字强基增动能。联合专业机构开展“数字治理”专项培训,重点提升“随手拍”小程序操作、数据分析应用能力,覆盖网格员641人,实现线上线下能力双提升。
全域动员 吹响“共建共治”冲锋号
6月20日,文留镇举行基层高效能治理启动仪式,深入阐释省、市、县部署精神,强调网格员是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核心力量,要求强化“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的责任担当,切实履行信息采集、矛盾调解、安全巡查等职能,推动641名网格员公开承诺践诺。63个村(社区)同步启动特色活动,形成“党员带头、网格发力、群众参与”的生动局面,以“精准绣花”之功推动基层治理再上新台阶。
科技支撑 打造“一网统管”智慧脑
实施“民生微实事”工程,每年从镇级财政预算中单列1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保障平台建设、网格激励、积分兑换、项目实施。建成“智慧乡镇”数字化治理平台,集成开发“随手拍”小程序,引入AI智能识别技术,方便群众“一键举报”。依托村级“云议事厅”,组织群众线上共商民生实事、纠纷调解议题,构建“线上协商—线下落实”闭环,实现“小事网格速办、大事协同联办”。
多元协同 激活“内生治理”新引擎
整合资源,搭建多元共治平台。“流动网格”延伸触角:吸纳志愿者、公益岗人员担任“民情前哨员”,累计上报安全隐患10处,延伸感知末梢。“5+X”协商凝聚共识:运用民主协商机制解决群众诉求,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积分超市”激发活力:创新积分奖励机制,群众参与公益活动获得量化积分,可兑换生活物品,有效引导群众将闲暇时间转化为治理动能,激发群众自治的内生动力。
展望未来 锚定“治理样板”再出发
下一步,文留镇将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深化网格融合。加快党建、综治、应急等网格“多网合一”,促进资源整合、信息互通。二是强化数字应用。拓展平台智能化功能,试点“AI+网格员”辅助决策,提升事件处置精度与效率。三是优化激励机制。深化网格员积分制管理,探索积分与专业培训、评优晋升挂钩路径,激发队伍持久活力。四是拓宽资金渠道。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探索构建“政府主导、企业助力、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保障长效激励政策可持续运行。
展望未来,文留镇将持续强化党建引领,紧扣群众需求,深化完善“党建+网格+数字”治理体系,全力打造基层治理现代化“乡镇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