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法治周刊

智管筑基 文化育新 教育扶心

—— 华龙区贯彻落实社区矫正法五周年巡礼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五周年。五年来,华龙区司法局立足辖区实际,积极在监督管理、教育帮扶、社会参与等方面探索新路径,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社区矫正工作模式,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智慧赋能

构建精准监管新格局

华龙区司法局严格贯彻上级部署要求,通过“三个强化”推进智慧矫正中心建设:一是强化顶层设计,科学制订创建方案,统筹争取项目资金,高效整合场地资源;二是强化功能分区,设置综合管理、教育帮扶、监督管理三大功能区,配套建设报到登记室等15个标准化功能室,实现执法教育需求全覆盖;三是强化装备保障,配齐信息化设备、执法记录仪等专业装备,确保社区矫正工作规范运行。

华龙区社区矫正中心建立了“六位一体”智能监管平台,实现中心监控、华龙区司法所监控、移动监控、电子定位、视频督察和教育系统的全面联网互通。该平台构建起实时监控、远程督察、立体防控、快速协同的智慧指挥体系,为视频点名、预测预警等核心业务提供有力支撑。2024年,该中心被河南省司法厅正式确认为“河南省智慧矫正中心”。

文化浸润

激发内在改造新动力

华龙区社区矫正中心创新构建“儒学+”矫正体系,通过开展“诵读经典 矫正心灵”主题活动,将“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核心理念系统地融入矫正教育。该中心创新建立犯罪类型与矫正方案智能匹配数据库,通过为不同犯罪类型量身定制个性化矫正方案,有效推动社区矫正对象实现思想认知与行为规范的双重转变,使明礼守法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数据显示,2024年,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率显著下降,由此形成的文化矫正“华龙模式”已显现出独特优势。

教育帮扶

助力矫正对象再出发

华龙区社区矫正中心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犯罪类型、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因素构建分类帮扶体系,通过“三精准”工作法助力矫正对象回归社会:一是精准分类,把社区矫正对象细分为青少年、中青年、老年三类群体;二是精准施策,对青少年矫正对象侧重“法治教育+心理疏导+技能培训”三维培养,对老年群体开展“定期探访+生活帮扶”温情服务;三是精准融入,组织矫正对象参与社区公益服务累计1200余人次,使矫正对象在服务实践中重建社会关系、实现价值认同。

五年来,华龙区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华龙区司法局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完善工作机制,通过“分类施策+科技赋能+社会协同”模式实现社区矫正工作质效提升,为平安华龙建设提供有力法治支撑。

全媒体记者 张洪中 通讯员 翁明

2025-07-31 —— 华龙区贯彻落实社区矫正法五周年巡礼 1 1 濮阳日报 c162637.html 1 智管筑基 文化育新 教育扶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