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年近六旬的董某与翟某因婚姻矛盾前往濮阳县庆祖司法所申请离婚。两人结婚三十余载,育有二子一女,现均已成家。然而近期因相互猜忌导致感情恶化,矛盾不断升级,最终双方决定离婚。
婚姻纠纷中,董某指控翟某近期频繁晚归(常至深夜),解释多为“朋友聚会”“工作原因”等,且态度冷漠、手机设置密码,故认定存在外遇,主张婚姻关系破裂。翟某称,晚归系必要社交应酬及帮助朋友处理事务,否认出轨,但表示长期遭受董某无端猜忌与盘问,致其身心俱疲,最终同意解除婚姻关系。
调解员采取“分头调解+差异化沟通”策略:对董某,先以“理解猜忌是人之常情”建立共情,再通过“三十年患难与共”唤起情感记忆,最后指出“信任是婚姻的基石”引导理性思考;对翟某,先接纳其“被猜忌的委屈”,继而解析“猜忌背后是重视”,具体建议“提前告知行程”建立安全感,强调“90%误会源于缺乏沟通”的黄金法则。通过精准把握双方心理需求,将情感疏导与行为指导相结合,全力化解信任危机。
在调解员主持的面对面沟通中,双方初始阶段仍存在相互指责的情况。经调解员耐心疏导,双方情绪逐渐平复。调解过程中,翟某主动说明了近期晚归的具体原因,并当场向董某开放手机通信记录供查验。经董某核实确认无异常情况后,其长期存在的疑虑得到消除,并当场就自己的过度猜疑和不当指责行为向翟某作出诚恳道歉。最终,这对夫妻重归于好,携手离开了调解室。
全媒体记者 张洪中 通讯员 任鹤